Workflow
AI技术赋能内容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万达电影(002739):内容储备丰富 积极布局新消费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8-31 0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6.89亿元 同比增长7.57%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增长372.55% [1] - 2025Q2营业收入19.80亿元 同比下降17.38% 归母净亏损2.94亿元 同比下降38.48% 扣非归母净亏损3.36亿元 同比下降52.19% [1] 院线业务表现 - 国内影院2025H1票房42.1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0.82亿同比增长9.6% 市场份额14.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 澳洲院线2025H1票房1.44亿澳元同比增长9.9% 观影人次810万同比增长10.2% Q2市场份额位列澳洲第一 [2] - 截至2025H1拥有境内影院705家/银幕6121块 境外影院62家/银幕536块 [2] 非票业务发展 - 非票收入13.66亿元同比下降2.52% 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 [3] - 商品业务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6.07% 推出自研饮品品牌"三口小时光TimiSnack"和"H2O TALKS与水说" [3] - 与好运椰合作开设49家门店(全年计划300家) 与52TOYS合作开设175家专营店 [3] - 打造50家IP沉浸式体验空间"时光里"艺术商店(全年计划100家) [3] - 广告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下降14.41% [3] 影视内容业务 - 影视剧制作发行业务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44.39% [4] - 投资影片《唐探1900》票房36.1亿元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21亿元 《南京照相馆》票房27.6亿元(截至8月25日) [4] - 储备项目包括《寒战1994》《蛮荒禁地》《转念花开》《保你平安2》《欢迎来龙餐馆》《志愿军第三部》《流浪地球3》等 [4] - 剧集项目《万古最强宗》处于后期制作 《耀眼》《龙骨焚箱》正在拍摄 《折叠城市》《黄卡》在筹备中 [4] 业务展望 - 公司探索AI技术赋能内容制作 [4] - 暑期档预计随《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恢复经营 [1]
阿里大文娱为何以“虎鲸”之名重新出发
虎嗅APP· 2025-05-22 15:11
品牌更名与战略调整 - 阿里大文娱更名为虎鲸文娱 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强调以创业心态聚焦核心业务 [1] - 全员信7次提及"创业" 与阿里CEO吴泳铭提出的"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战略一脉相承 [1][2] - 品牌更名时机选择在2025财年Q4大文娱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 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里程碑节点 [1] 业务战略与行业定位 - 明确"内容与科技双轮驱动"的三年战略 已在头部内容制作 影视工业新基建 人才储备与产品升级取得进展 [5] - 虚拟拍摄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帧享数字影棚覆盖多个城市 虚拍场景从8个增至19个 《师兄太稳健》虚拍占比达40% [10] - 数字化制作解决方案5 0版本包含五项独家技术 优酷以80件虚拟拍摄专利超越Sony(60件)位列全球第一 [12] 内容生产与IP开发 - 2024年悬疑剧《沙尘暴》豆瓣8 1分创国产悬疑新高 《新生》《边水往事》实现热度口碑双丰收 [8] - 通过春苗编剧计划 海纳导演计划储备青年人才 吸引《边水往事》导演算 唐探编剧刘吾驷等行业头部创作者成立工作室 [15] - 创新IP开发模式 《甄嬛传》小主节晚会展现经典IP新思路 计划将阿里鱼IP授权经验复制到原创内容 [16][17] 技术创新与行业赋能 - 影视妆造大模型实现历史人物一键生成 影视制作车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AI技术深度参与创作流程 吸引创作者加入平台寻求技术赋能 如《边水往事》导演看重前沿技术资源 [15] - 提出"长短剧集本质在于内容质量"的行业洞察 强调用户需求来自长期数据积累与全球作品学习 [9] 未来发展方向 - 保持"内容热爱+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目标孵化比肩Hello Kitty的原创IP [17] - 计划开放虚拟拍摄等核心技术能力 推动行业共荣共生 [12] - 延续阿里"创造"基因 在文娱行业周期中持续创造确定性价值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