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全栈技术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AI云竞赛,阿里靠什么打?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06
阿里巴巴AI战略定位 - 阿里巴巴成为全球四朵"超级AI云"中唯一的中国公司 采取全栈自研路径 在AI芯片 云计算平台和基础大模型三个核心层面追求顶尖自研能力[4] - 公司股价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 市场对其AI战略价值重新定价 基于云业务超预期财报 通义大模型高频迭代和自研AI芯片进展[3] AI竞赛范式转变 - AI竞赛从"模型竞赛"转向全栈技术体系竞争 模型能力正快速平台化 高质量开源模型使顶尖AI能力成为普惠基础设施[5] - 竞赛胜负取决于迭代速度和成本效率两个核心变量 需要构建垂直整合的AI全栈技术体系[6] 超级AI云四大要素 - 千亿级资本投入: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超过去十年总和 过去四个季度已投入超1000亿元[6][10] - 百万级集群云计算能力:为大规模并行训练提供计算环境 决定模型迭代速度上限[7] - 世界级基础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衍生模型数量突破17万 成为全球第一AI开源模型[12] - 自主AI芯片布局: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 降低推理成本 构筑长期成本优势[8] 全球竞争格局 - 全球IaaS市场由亚马逊AWS 微软Azure 阿里云和谷歌云主导 合计份额近80% 阿里云是唯一进入第一梯队的中国公司[10] - 美国三大科技巨头(谷歌 微软 亚马逊)和中国阿里巴巴形成全球四大"超级AI云"格局[10] 战略路径分化 - 微软和亚马逊采用"云+生态"模式:通过资本注入与OpenAI/Anthropic形成战略同盟 但存在协同效率和战略稳定性挑战[11] - 谷歌和阿里巴巴选择"全栈自研"模式:通过对AI芯片 云计算平台和基础大模型的端到端自研 实现更快创新迭代和更优成本结构[12] - 全栈自研模式已显现业绩增长:谷歌云收入增速从28%加速至32% 阿里云收入增速从18%大幅攀升至26%[12] 中国AI产业进展 - 中国开源模型技术表现优异 通义千问Qwen和DeepSeek等模型通过庞大开发者生态影响全球AI技术范式[13] - OpenAI2025年8月宣布开源两款核心模型 被认为是对中国开源力量的直接回应[13] - 完整全栈AI能力成为将开源优势转化为系统性产业优势的关键 需要自研芯片 云计算平台和基础大模型的垂直整合能力[13]
神州控股2025中期业绩说明会:多维度亮点凸显 回应市场关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09: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65亿元同比增长12% 毛利10.33亿元同比增长8% 归母净利润1521万元同比增长41% [2] - 新签约金额94.76亿元同比激增98% 已签未销订单104.41亿元同比增长27% 订单储备覆盖未来1-2年需求 [2] 技术战略 - 构建"Data×AI"战略四层核心能力:智算平台升级基础设施 智数平台管理业务数据 智策平台处理知识流程 垂直领域智能体应用 [3] - AI全栈技术体系实现数据到知识再到应用的技术闭环 通用能力与行业场景化能力有机结合 [3] 行业应用 - 智慧供应链领域应用AI全栈框架 小金决策Agent提升数据分析效率50% 运营Agent提升数据查询效率90% 客户Agent减少客服50%工作量 [4] - 政企数字化场景推出AI政务助手精确度超95% 模式可快速跨省市复制 [5] - 连锁业态场景从酒店成功复制至车企4S店 未来可延伸至连锁零售和餐饮领域 [5] 生态建设 - 形成技术-行业-产业三维生态:与北京大学共建实验室强化研发 联合物流企业补强运输环节 与国家级协会探索跨境贸易 [7] - 开放数据能力基座与AI工具链降低赋能门槛 通过生态协同实现规模与业绩双重提升 [7] 发展策略 - 推进"Data x AI"战略落地 结合通用化能力与行业know-how实现有机增长 [8] - 通过生态合作和投资并购进行无机增长 补齐能力短板筑牢技术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