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定义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大家谈 | 杨岳斌:对风险的定义和误区
搜狐财经· 2025-08-10 12:10
华尔街与价值投资的风险定义差异 - 华尔街将风险定义为股票或组合的相对波动性(Beta),通过历史数据计算精确数值并建立投资理论 [7][17] - 价值投资认为风险与生意内在经济特征相关,强调本金安全、通胀影响及生意可持续性 [5][6][11] - 两者对同一投资标的认知差异类似"鸭兔幻象",视角决定判断结果(华尔街看股价波动,价值投资看生意本质)[7] 巴菲特价值投资风险衡量方法论 - 1993年提出五要素法评估风险:企业经济特征确定性、管理层能力评估、资本配置合理性、购买价格合理性、税后实际购买力 [10] - 五要素法后期演变为四大过滤器(好生意、护城河、德才兼备管理层、内在价值),核心思想源自格雷厄姆与费雪 [6][11] - 定性分析优于定量精确:模糊准确胜过精确错误,可口可乐等具备全球品牌力的生意长期风险显著低于大宗商品类生意 [12][13] 实操中风险理念的八大冲突 - 波动性认知:价值投资利用波动获取低价好生意机会(如1973年华盛顿邮报案例回报100倍),华尔街回避高波动标的 [16][17] - 风险收益关系:价值投资否认高风险高收益逻辑,强调风险收益不对称机会 [18] - 持有周期:长期持有低估好生意更安全,短线操作反而风险巨大 [20] - 组合策略:集中投资5-10个深度理解的好生意比分散更安全 [22][23] - 模型缺陷:华尔街VAR模型等定量工具易因黑天鹅事件失效(如LTCM破产案例)[19] 价值投资风险分析框架特征 - 采用排除法聚焦少数重要变量,通过四大过滤器筛选3-5个核心投资机会 [25][26] - 风险判断与概率思维结合,强调在优势概率下重注而非广泛下注 [28] - 能力圈原则为核心:风险源于对生意经济特征的误判或超出认知范围 [11][23]
投资大家谈 | 杨岳斌:对风险的定义和误区
点拾投资· 2025-08-10 11:00
核心观点 - 华尔街与价值投资对风险的定义存在本质差异:华尔街以历史股价波动性(Beta)衡量风险,而价值投资关注生意本身的经济特征和内在价值[5][10][21] - 巴菲特提出的五要素法(后发展为四过滤器)是价值投资评估风险的核心框架,包括:生意经济特征、管理层能力、资本配置、购买价格、通胀税收影响[14][16] - 价值投资认为"模糊的准确胜过精确的错误",定性分析优于华尔街的定量模型[17][25] - 长期持有集中投资于少数好生意是降低风险的关键策略,与华尔街分散投资理念相反[27][28] 风险定义差异 - 华尔街定义:用Beta系数衡量股票相对市场的历史波动性,忽略企业基本面[10][21] - 价值投资定义:格雷厄姆强调本金安全,巴菲特补充考虑通胀对购买力的影响[8][9] - 根本分歧:华尔街视股票为交易符号,价值投资视股票为生意所有权[10][11] 实操风险衡量 - 五要素法: 1) 企业长期经济特征可评估性 2) 管理层实现潜力与资本配置能力 3) 股东回报机制 4) 购买价格合理性 5) 通胀税收调整后真实收益[14][16] - 风险来源:过度杠杆(负债方)、能力圈外投资(资产方)[13] - 典型案例:1973年巴菲特以25%内在价值买入华盛顿邮报,最终获100倍回报[22] 理念冲突比较 1) 波动性认知:价值投资利用波动获取低价机会,华尔街回避高波动股票[22][23] 2) 风险收益关系:价值投资否认"高风险高收益",强调风险收益不对称[24] 3) 持有周期:长期持有降低风险,短期交易增加风险[26] 4) 组合策略:集中投资3-5个好生意优于过度分散[27][28] 5) 模型缺陷:LTCM事件证明定量模型可能造成"精确的错误"[25] 价值投资方法论 - 四过滤器:好生意、护城河、德才兼备管理层、合理内在价值[9][16] - 能力圈原则:聚焦可理解的少数行业,排除大部分投资机会[28][31] - 概率思维:在优势概率下重注,避免赌场式风险暴露[33] - 历史传承:源自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三大公理,经巴菲特发展完善[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