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天山南北“特色村”绘就新疆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6:1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天山南北"特色村"绘就新疆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3日电 题:天山南北"特色村"绘就新疆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 胡嘉琛 天山脚下,自动收割机在农田中穿梭作业,农妇手握一把麦穗满脸喜悦……这幅名为《丰收》的画作, 由新疆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农民画创作者张新香于近期完成。她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希 望画出家乡的新面貌,画出越来越好的生活。 9月11日,游客在新疆英吉沙县"土陶村"体验土陶制作。 胡嘉琛 摄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被称为"土陶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当 地政府投入和援疆工作支持下,"土陶村"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探索出"非遗+旅游"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从八九岁起便跟着父亲学做土陶,如今开设了"土陶艺人之家"体验馆,吸 引各地游客体验非遗技艺。 小分子村地处天山北麓,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60多公里,山地多、耕地少。早年这里农民人均收入 并不高,甚至一度是贫困村。而今,小分子村吸引26名艺术家设立工作室。艺术家通过文化作品回馈这 片土地,村民则依靠旅游增收。 ...
旅博会现场“真乡”了!数字赋能乡游引发关注热潮
南方农村报· 2025-09-14 05:04
平台定位与核心功能 - 全国首个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数字基础设施"以"媒体+"深度融合赋能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3][4][5][6] - 整合全省优质乡村旅游资源 构建集线路规划、民宿预订、特产选购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28] - 平台上线超百条精品线路 覆盖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区域 汇聚30万注册用户和1000多家商户 日均吸引6万用户"云游乡村" [29][30] 行业标准化建设 - 联合广东省旅游协会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发起2025年广东省非遗民宿等级评价活动 吸引全省13个地市25家民宿报名 [12][13] - 经过多轮严谨选拔后16家优秀民宿获评省级白金、金牌与银牌等级 严格依照《非遗主题民宿评价规范》从非遗主题元素到体验活动设计等多维度全面考量 [13][14][15][16] - 获评民宿具备较强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 为非遗民宿在产品设计、文化内涵植入与品牌化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17][19] 内容生态与IP运营 - 组建由数百名三农记者和乡游爱好者构成的推荐官队伍 通过真实体验提供权威真实的乡游内容 [33][34][35] - 打造"跟着古人游广东"系列掀起岭南文化打卡热潮 五一"避世计划"专题观看量突破百万并带动饶平民宿预订量增长40% [40][41][42] - "红色地图"专题实现革命故事年轻化传播 "清远吃鸡榜"特色活动预计带动商户客流增长60% [42][48][49] 未来发展规划 - 内容传播求"深":持续深耕"跟着古人游"等IP 挖掘百个乡村故事 [51][52] - 资源整合求"广":建设覆盖超2000个乡村旅游点的数据库 推出"非遗手信榜" [54][55][56][58] - 智慧服务求"暖":为青年开发智能推荐系统 为家庭研学提供"课程+场地+交通"一站式打包方案 [59][60][61]
揭榜!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名单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0:05
活动概况 - 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评价活动终审会于7月25日在广州举办,正式揭晓等级名单[2][3] - 活动自5月启动,吸引全省13个地市25家民宿报名,经过初审、筛选和实地评审,最终16家进入终审阶段[8][9] - 活动由广东省旅游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南方农村报、广东旅粤家民宿学院与真乡平台联合发起,多家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协办[35][36][37][38] 评审标准与过程 - 依据T/GDTAS 005—2023《非遗主题民宿评价规范》,聚焦非遗主题元素、特色文化符号、非遗体验活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14][15] - 评审不仅关注民宿达标佐证材料,还从非遗传承、商业化创新、福及村民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评判[11][12] - 专家指出部分民宿存在共性问题:非遗元素运用停留在"贴标签"层面缺乏互动体验,过度商业化忽视文化内涵深度挖掘[19][20][21] 评选结果 - 共评选出白金级非遗民宿5家、金牌级8家、银牌级3家,总计16家民宿获得等级认定[25][26][27] - 白金级包括瑶客共生山原色民宿、梅州三舍综艺民宿、纸言纸语古法造纸非遗主题民宿、壮瑶风采民宿、连南故里客栈[40][41][42][43] - 金牌级包括广州古荔园精品民宿、星旅居、美好院望•聚星里民宿、龙归里龙舟文化•湖景民宿、仁化县原色客栈、仁化县禅语精品客栈、乐意居民宿、程公馆[43][44][45][46][47] - 银牌级包括唐园山房客栈、东源县云上仙湖民宿、东源县万绿客家驿站[48][49][50] 行业影响与后续措施 - 此次活动是对广东非遗民宿发展成果的检阅,推动"非遗+旅游"融合的重要举措,使"民宿+非遗"融合更趋多元[28][29][30] - 获评民宿将获得联合授牌成为全省非遗民宿"官方认证"标杆,优先纳入行业宣传矩阵,入选"非遗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2][33] - 获评民宿将在真乡平台专属频道、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平台矩阵曝光,并登上《广东非遗民宿发展报告》成为行业发展案例[33][34] - 评价结果公示期为7月26日至8月1日,公示期间可向协会秘书处反馈异议[50]
“非遗+旅游”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非遗+旅游的市场表现 - 潮汕地区英歌舞成为文旅"顶流IP"后,今年春节文旅订单量同比激增795%,带动汕头市接待游客63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77%),旅游收入62.65亿元(同比增长43.47%)[1] - 重庆荣昌区依托"荣昌卤鹅"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1] - 非遗的技艺流程和仪式表演具备可观赏、可参与、可转化特性,契合"意义消费"和"场景消费"趋势[1] 非遗+旅游的核心优势 - 融合文化价值、体验价值与情感价值,避免文旅产品同质化:非遗项目蕴含地方历史故事、民俗风情及传承人独特性[2] - 拓展旅游体验深度:通过沉浸式手工艺制作(如剪纸、陶艺、刺绣)产生消费增值效应[2] - 满足深层文化需求:动态呈现方式(技艺表演、节庆参与)更易唤起情感互动[2] 非遗+旅游的发展路径 - 构建产业生态:横向融合"非遗+教育/康养/演艺/文创",纵向贯通上下游(如荣昌卤鹅从生态养殖到非遗技艺研究院)[3] - 科技赋能: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虚实结合",推动体验模式向多感官交互转型[3] - 资源整合:空间维度融入民宿/公共空间,时间维度开发"非遗夜市"延长消费时段[3] 非遗+旅游的未来方向 - 开发非遗主题线路和休闲街区,集聚展演、体验、文创等多元业态[4] - 通过创新活化手段唤醒沉睡资源,推动产品服务升级以释放消费潜力[4]
山东移动:5G“织”网,文旅“焕”新
齐鲁晚报· 2025-07-10 01:43
网络覆盖与基础设施升级 - 公司在曹州古城、水浒好汉城、青龙山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一域一案"网络保障策略,新开通5G-A基站66处,实现主要景区连续覆盖 [2] - 景区单日网络承载量提升至60万人次,现场网速达700M/s,支持直播、短视频等高流量场景流畅运行 [2] - 高速网络保障客流高峰期扫码入园"秒速完成",并满足游客实时分享文化活动现场需求 [2] 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创新 - 公司构建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整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园区广播、视频监控等应用,优化游客预约、错峰、限流管理 [4] - 通过300余处监控点位实现"一张网、一个大屏"实时监控,提升高峰期接待效率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4] - 曹州牡丹园部署AI智慧沉浸式体验空间,打破季节限制,提供牡丹历史互动体验 [4] 文化IP数字化创新 - 公司推出"非遗+旅游"新模式,结合VR全景直播技术,实现线上穿越齐鲁花海、观赏非遗制品 [6] - VR技术推动牡丹文化传播与创新转型,吸引线上用户线下体验非遗魅力,塑造牡丹文化新IP [6] - 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美学结合,助力非遗技艺市场化 [6] 数智化战略与未来方向 - 公司以"数智化"为核心,持续输出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赋能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 [7] - 千兆网络与传统文化结合,打造"云端"数据与文旅体验的深度融合 [7]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鄂尔多斯分会场集中展演落幕
新华网· 2025-07-08 04:10
活动概述 -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主题为"原生天籁韵民歌中华情",旨在展示我国民歌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 [1] - 活动包括开幕演出、民歌节文化大集、原生民歌集中展演、文化惠民走基层、闭幕演出等内容 [1] - 共有65支传统音乐表演队伍参与展演 [1] 鄂尔多斯分会场 - 鄂尔多斯作为分会场之一,于7月4日至5日举办活动,以山河为幕搭建跨越时空的舞台 [1] - 展演内容包括田歌、山歌、牧歌、渔歌、号子、小调、丝竹等多种传统音乐形式 [1] - 7月4日晚在鄂尔多斯大剧院音乐厅举办演出,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原生民歌与器乐表演 [1] - 蒙古族长调表演获得观众热烈反响,掌声经久不息 [1] 响沙湾旅游区演出 - 7月5日在响沙湾旅游区举办演出,十余首精选节目次第呈现 [2] - 演出曲目包括山西左权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河曲民歌《放羊汉唱起爬山调》、江苏高邮民歌《隔趟栽》等 [2] - 终场压轴节目为山东邹城平派鼓吹乐《集贤宾》,展现传统鼓吹乐的非凡魅力 [2] 活动意义 - 活动是对我国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成果的集中体现 [2] - 展现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 [1][2] - 鄂尔多斯通过"非遗+旅游"模式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2] - 活动让原生民歌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彰显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 [2]
非遗技艺添彩海南假日游
海南日报· 2025-05-04 00:55
非遗与旅游融合 - 儋州市木棠镇东坡文化同心小站举办东坡文化徒步活动,结合儋州调声非遗表演和东坡美食体验,吸引游客参与文化互动 [2] - 昌江黎族自治县推出6条特色旅游线路,包含黎陶制作技艺体验等非遗项目,促进研学旅游发展 [3] - 海口市通过公仔戏展演、英歌战舞表演等活动,在景区、商街等场景植入非遗元素,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3] 非遗活动创新形式 - 昌江将非遗展演与传统歌曲以快闪形式呈现,结合现代艺术手法提升游客参与感 [3]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苗绣、东坡笠等非遗技艺现场展示,通过社教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3] 非遗项目商业化潜力 - 东坡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儋州市第九批市级非遗名录,成为旅游活动中特色消费项目 [2] - 黎陶制作技艺融入亲子旅游线路,形成"非遗+自然野趣"的差异化产品 [3] 文化IP开发 - 苏轼诗词与儋州调声结合,打造"东坡古道"文化IP,强化历史名人效应 [2] - 海口云洞图书馆举办非遗美食音乐文化周,整合英歌舞等非遗资源形成节庆I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