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标信托组合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非标信托迎登记新规 业界期待监管细则出台
证券时报· 2025-08-19 18:57
新规执行要求 - 中国信登要求资产管理信托产品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组合投资新规 不得开展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信托业务 [1] - 新规主要影响非标类资产管理信托 要求信托公司落实组合投资以实现风险分散化 [1] 行业影响与反应 - 非标信托组合投资要求促进信托公司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信托公司对组合投资具体要求存在疑惑 期待监管部门明确细则 目前处于观望状态 [1][3] - 主动管理信托业务受影响程度可控 行业正从融资类业务向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及公益慈善信托转型 [3] 业务实践现状 - 多家信托公司自主发行的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已实施组合投资 [4] - 标品信托自然开展组合投资 非标信托已有多种组合尝试 包括不同非标实体项目组合及非标与标品资产组合 [4] - 组合投资对信托公司管理要求更高 需处理项目起始终止时间不一致、信评差异及建仓期管理等挑战 [4] 政策背景与预期 - 监管部门2023年已明确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应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 并将完善配套制度 [2]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计划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 [2] - 行业密切关注制度发布 期待新规出台以对齐执行标准 [3]
单一融资模式即将终结非标信托需全面落地组合投资
证券时报· 2025-08-12 17:37
信托行业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信登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新预登记审查标准 要求资产管理信托落实组合投资 禁止单一融资方业务[1] - 新规主要影响非标类资产管理信托 标品类信托无实质影响 将终结非标信托单一融资人模式[2] - 信托公司需披露完整交易链条 包括嵌套SPV 最终底层资产和募资主体等信息[2] 新规具体要求 - 底层资产分布需涵盖资产类型 行业 地域等多维度 通过分散化配置构建投资组合[1] - 资产管理信托资金不得集中于单一融资方 新登记产品必须采用组合投资模式[2] - 穿透披露要求适用于通过合伙企业或金融产品等SPV间接投资的信托业务[2] 行业现状与影响 - 当前非标信托组合投资占比仍较低 各公司实践进度不一[2] - 组合投资可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避免单一融资方问题导致的资产大幅减值[2] - 推动信托公司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提升专业投资能力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 政策目标 - 扭转信托公司私募投行角色 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2] - 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减少对单一融资项目不规范模式的依赖[2]
单一融资模式告终!非标信托迎战组合投资,有难点有期待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22
新信托登记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信登发布《信托登记业务指南(V3.0)》,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新预登记审查标准 [3][4] - 资产管理信托需落实组合投资要求,禁止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业务 [2][5] - 新规要求穿透披露交易链条及底层资产信息,明确资金用途 [6] 组合投资具体要求 - 资产管理信托资金需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或融资方,通过资产类型、行业、地域等维度构建投资组合 [5] - 新规主要影响非标类资产管理信托,标品类信托无实质影响 [5] - 自2025年9月1日起新登记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将全部采用组合投资模式 [5] 政策背景与监管脉络 -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通知》明确资产管理信托应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方式开展 [8] - 2023年年中监管部门要求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 [8] - 2024年年中监管部门再度传达非标信托需组合投资及固收类信托需市值法估值等要求 [9] 行业实践现状 - 2024年10月基础产业类信托中组合投资类产品成立129款,占比32.65% [10] - 行业常见组合投资比例包括50%+50%、80%+20%、90%+10%等 [10] - 目前非标信托组合投资整体占比仍不高 [10] 组合投资积极意义 - 风险分散:降低非系统性风险,避免单一融资方问题导致资产大幅减值 [9] - 促进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扭转信托公司私募投行角色,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9] - 提升专业能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9] 实施难点与应对 - 非标信托组合投资存在项目起止时间不同步的实操难点 [10] - 信托公司需通过专业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将"非同步性"转化为风险分散优势 [10] - 投资人体验可能因风险可控性提升而优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