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雁阵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项昊宇: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呼唤新型“雁群模式”
环球网· 2025-09-14 22:58
东亚区域合作模式转型 - 传统雁阵模式以日本为领头雁 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为后续雁阵 通过线性梯度转移 垂直分工体系和出口导向驱动创造经济奇迹 [2] - 当前模式面临动能减弱困境 需转向创新驱动的多核协同网络模式 实现从成本优势向创新共生优势的跨越 [1][5] 雁阵模式式微原因 - 中国快速发展改变区域产业格局 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迭代能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打破原有梯度转移模式 [3] - 全球价值链重构使产业整体转移被模块化分工取代 后发国家难以通过承接完整产业实现全面工业化 [3] -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大数据 算法 算力 碳排放权成为新生产要素 旧模式依赖制造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减弱 [3] - 地缘政治冲击割裂全球供应链 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和关税政策使出口导向模式难以为继 产业分工体系受政治因素干扰 [4] 新型雁群模式特征 - 多核共生结构取代单雁领航 日本在高端材料与氢能源 中国在市场与数字技术 韩国在半导体与ICT 新加坡在金融与服务等领域各具核心优势 [5][6] - 网络化水平分工取代垂直梯度分工 各国发展利基优势 如马来西亚专注半导体封测 泰国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印尼利用镍资源发展电池产业 [6] -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双轮驱动 通过跨境数据流动 电子商务 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创造新增长点 [7] 区域一体化制度支撑 - RCEP和CPTPP等协定通过降低关税 统一原产地规则 规范数字贸易 为创新网络提供制度基础 [7] - 需加快RCEP升级扩容 共推区域新基建 设立区域创新基金 促进人才流动以支持数字化和绿色转型 [8] 各国战略定位 - 中国应发挥网络枢纽作用 开放国内市场 提供区域公共产品 推动数字和绿色标准制定 [9] - 日韩新等发达经济体需通过技术输出 标准共建和开放服务业市场引领产业升级 [9] - 东盟及新兴经济体需制定清晰发展战略 投资数字与绿色技能教育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技术投资 [9]
美对等关税多米诺效应系列研究(二)——全球供应链或加速重组
联合资信· 2025-08-17 10:44
关税政策特征与实施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呈现"国别差异化与重要商品叠加"双轨并行特征,对英国加征10%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加征15%关税[5]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统一加征25%关税,并追加25%惩罚性关税,累积税率升至50%[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进入第三轮90天暂停期,同时保留10%关税[6] 关税政策目标与影响 - 美国加征商品关税旨在缩小贸易逆差(2024年运输设备等类别逆差超万亿美元)、保护本土产业、遏制竞争对手[10] - 对半导体拟加征100%关税,中国光伏产品拟累积加征超100%关税,进口药品最高税率或达250%[10] - 2024年美国商品进口额接近3.3万亿美元,庞大需求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具有绝对话语权[18]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本土化和区域化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主流,形成"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集群[20] - 美国制造业自产比例约60%-70%,钢铁等基础材料年产能不足国内需求20%-30%[16][24] - 中国或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枢节点",高端环节国产化率有望突破60%[25] 区域供应链调整 - 欧盟或成为中高端技术供应链重要承接方,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516亿欧元[26] - 东盟地区2024年流入越南FDI达38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承接中国中低端产业转移[27] - 墨西哥2024年出口规模近6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十大产品出口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