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前7月服务消费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其中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多63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3:27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国务院联合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5方面19项任务举措 涵盖平台培育、供给优化、增量激发、金融支持及统计监测[1][2][3][4] - 政策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相结合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减少市场准入限制 吸引优质资源进入 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短缺问题[2][4] 服务消费金融支持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较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额较去年全年多630亿元[1][5][6] - 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 金融机构已申报近600亿元 涉及4000家经营主体及5700多笔贷款[5] - 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近100个项目 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5] 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首发经济 推进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促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2]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热点[3]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及景区营业时间 创新办展方式 引进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 规范非学科教育培训[2] 财政与融资支持措施 -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对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3] - 推动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 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6] -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4% 较年初新增346亿元[6] 对外开放与跨境消费 -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吸引境外人员来华消费[3]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通过开放优化供给结构[2]
释放消费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8-05 02:35
行业整体表现 - 阿坝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3% 成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1] - 截至5月末 全州住宿与餐饮业贷款余额达15.32亿元 有效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同比增速高达75.17% 文化消费焕发新活力 [3] - 通过"一圈三街长"模式为7900余户商户提供授信19.57亿元 [4] 住宿餐饮行业 - 茂县古羌城大酒店获得中国银行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用于支付工资及酒店翻新 [2] - 创新采用"母公司担保"模式 属四川首批住宿领域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项目 [2] - 贷款资金用于打造羌文化体验区 获得游客积极反馈 [2] 文化创意产业 - 九度文化传媒通过扫码注册获得工商银行300万元"蜀担快贷" [3] - 采用"总对总"担保模式解决文创企业缺乏抵押物的融资难题 [3]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政务服务中心在6个政务服务大厅试点"一线服务'码'上贷款"专项活动 [3] 医疗服务业 - 胡氏牙科获得农业银行1000万元"抵押e贷"授信 用于设备采购 [4] - 通过金融"街长"机制主动收集商户需求并提供融资方案 [4] - 提升本地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居民外出就医需求 [4] 金融服务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阿坝州分行组织开展"三访三问三送"专项活动 [2] -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金融机构"商圈街长工作机制 [4] - 定向服务片区商户 采集信用信息并开展融资辅导 [4]
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6-03 01:51
服务消费发展趋势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提升 在扩内需中作用逐步凸显 [1] - 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加快 [1] - 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差距较大 需求弹性较高 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1] 政策支持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养老等领域 [1] - 金融管理部门拟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性文件 强化旅游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4] 行业痛点 - 家政 养老 文旅 健康等领域存在标准化程度低 市场不规范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 - 服务行业生产与消费同步发生 金融机构需将服务嵌入消费场景 [5] 金融支持措施 - 银行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完善 [2] - 金融机构持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 围绕以旧换新 文旅餐饮等场景 [2] - 银行业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5] - 需创新数字化普惠性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避免过度负债 [4] 品牌建设 - 需加快培育服务质量好 带动作用强的服务品牌 [2] - 引导中华老字号 传统品牌优化定位 提升品质 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