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平台

搜索文档
浙江东方(600120)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175.71%,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5 01:1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38.71亿元,同比下降37.51%,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上升175.7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2.13亿元,同比下降35.29%,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上升145.68% [1] - 净利率13.35%,同比增493.46%,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200.0% [1] - 三费占营收比11.45%,同比增104.09%,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4.43亿元 [1] - 毛利率3.39%,同比减13.68% [1]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63.02亿元,同比增13.00%,应收账款1.33亿元,同比增21.16% [1] - 有息负债117.23亿元,同比增49.05%,每股净资产4.66元,同比增7.46% [1]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变动幅度-58.11%,受资金需求影响,可用于短期理财的闲置资金余额波动较大 [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45.52%,金融子公司东方嘉富人寿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增加 [3] - 应收款项变动幅度64.54%,受结算周期影响,子公司信用期内应收款余额增加 [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变动幅度30.87%,东方嘉富人寿本期增加对上市股票的投资 [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76.94%,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余额增加 [4] - 长期应付款变动幅度666.53%,资产证券化融资余额增加 [6] 现金流量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4元,同比增47.1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7.14%,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本期为净流入,上年同期为净流出 [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73.11%,东方嘉富人寿投资活动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加 [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12.04%,东方嘉富人寿本期发行资本补充债14亿元 [5] 业务运营与战略 - 营业收入变动幅度-40.19%,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济海本期期现结合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6] - 营业成本变动幅度-39.86%,随营业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6]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46.6%,浙江济海业绩增长,职工薪酬增加 [6] - 管理费用变动幅度26.33%,本期金融子公司增加业务及管理费 [6]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16.61%,公司本级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 [6] - 公司构建"基金管控+直投"的全能型投资平台,实施"一母多子"战略,基金业务板块累计管理规模293.08亿元,存续管理规模223.45亿元,扶持培育省内外重点企业超120家 [5] - 公司完成对杭州联合银行3.2430%的股份的收购,与杭州联合银行在信托、保险、期货、基金等领域开展协同 [5] 历史业绩与回报 - 公司去年的ROIC为3.88%,净利率为11.97% [7] - 公司近10年来中位数ROIC为6.41%,2023年的ROIC为1.51% [7]
浙江东方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175.71%,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3 22:5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8.71亿元,同比下降37.51% [1] - 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上升175.7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2.13亿元,同比下降35.29%,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上升145.68% [1] - 毛利率3.39%,同比减13.68%,净利率13.35%,同比增493.46% [1]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200.0%,每股净资产4.66元,同比增7.46% [1] 费用与现金流 - 三费总额(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4.43亿元,占营收比11.45%,同比增104.09%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4元,同比增47.1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47.14%,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本期为净流入 [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73.11%,因东方嘉富人寿投资支付现金大幅增加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412.04%,因东方嘉富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14亿元 [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45.52%,因金融子公司东方嘉富人寿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增加 [2] - 应收款项变动幅度64.54%,因子公司信用期内应收款余额增加 [2] - 其他应收款变动幅度283.12%,因增加联营企业已宣告现金股利 [2] - 存货变动幅度-33.63%,因期现结合业务库存商品余额减少 [2]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29.78%,因本期减少短期借款 [2] - 合同负债变动幅度60.36%,因浙江济海期现结合业务相关合同负债增加 [2] - 长期应付款变动幅度666.53%,因资产证券化融资余额增加 [2] 业务与战略布局 - 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济海期现结合业务收入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变动幅度-40.19% [2] - 公司通过收购杭州联合银行3.2430%股份完善金控平台布局 [4] - 基金业务板块累计管理规模293.08亿元,存续管理规模223.45亿元,扶持培育企业超120家 [4] - 公司实施"一母多子"战略,合作设立中银AIC股权投资基金、长三角科创母基金等 [4] 资本回报与偿债能力 - 公司去年ROIC为3.88%,近10年中位数ROIC为6.41% [3] - 净利率为11.97%,产品附加值一般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0.52%,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21.23% [4]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3.56% [4]
浙江东方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浙江东方作为省属国有上市金控平台,围绕“外延扩张、内涵提升”思路推进金控平台高质量发展,在投资扩产、市值管理、牌照申请、子公司发展等方面取得进展并制定规划,未来将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优异业绩回报投资者 [23][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浙江东方,所属行业为多元金融,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或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加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对外投资扩产计划**:公司按“外延扩张、内涵提升”思路推进金控平台发展,去年完成对杭州联合银行3.2430%股份收购并开展协同合作,构建“基金管控 + 直投”投资平台,截至今年3月底,基金业务板块累计管理规模293.08亿元,存续管理规模223.45亿元,扶持培育重点企业超120家 [23] - **提升股价与稳定投资者信心举措**:公司2024年初建立市值管理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2月以2.57亿元回购6,832.5601万股,实施高分红方案;2024年归母净利润9.36亿元,同比增长74.84%,制定新分红方案;今年发布行动方案,制定三年股东回报方案,加强投资者交流,未来将围绕多维度开展市值管理行动 [24][25] - **金融控股牌照申请**:公司自2017年重组后推进金控集团建设,完成业务剥离,将注册资本由6.73亿提升至34.15亿,完善资本补充机制,被列为浙江省金控申牌企业重点辅导单位,将按监管政策稳健推进 [26] - **收购杭州联合银行情况**:今年3月拟与控股股东共同收购不超过6.7570%股份,公司收购不超过0.6970%(对应15,197,790股),正推进商务谈判 [26][27] - **股权激励机制**:公司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入围“双百企业”名单并获优秀评级,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选人用人机制,健全薪酬分配体系,研究推进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及中长期激励工具 [28] - **国金租赁发展计划**:2024年完成引战增资,注册资本由8,000万美元增至11,270.6462万美元,资产规模较2017年末增长10.72倍,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保持10%以上;未来秉持经营理念,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抢抓市场机遇,推进业务转型,培育发展重点产业,创新“租赁 +”模式 [29] - **保险公司发展情况**:东方嘉富人寿深化价值转型,2024年原保险业务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净利润1,021万元;今年3月发行14亿资本补充债,偿付能力提升;2025年一季度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8.45%,银保高价值业务同比增长61%;未来将依托优势构建竞争优势,加大养老服务力度,打造数字化服务品牌 [30][31] - **信托公司发展规划**:2024年浙金信托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降低未来资产风险敞口;2025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增长至1295.37亿元,较年初增长16.4%;未来将处置风险项目,强化内部管理,聚焦核心业务,形成特色发展道路 [32] - **公司债发行情况**:公司打造以公司债为主导的债务融资模式,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3.23%,经营良好,现金流充裕,后续将加强债券全过程管理 [33][34] - **无偿转让股权情况**:公司不存在无偿划转给子公司股权的情形 [34]
金融债分析手册系列之十:金控平台全梳理、再审视-20250507
浙商证券· 2025-05-07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控平台控股的信托、AMC、商租三类牌照风险相对较高,信托端风险或主要来自资金池业务,可从固有资产不良率、主动管理型融资类产品规模、监管处罚罚单等角度侧面观察资金池业务情况,多数信托风险可控,但不排除尾部风险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注金控集团的控股牌照情况 - 金控平台通过持股/控股金融机构获取投资收益,其持有的金融牌照数量、类型、质量、是否控股决定竞争实力、盈利能力和面临的风险,控股牌照与仅持股非控股牌照在战略意义和财务影响上差异显著 [13] - 梳理23家央企金控平台、38家地方金控平台下辖控股的9类金融牌照,银行、证券、保险、金租业务运营规范、风险可控,信托、AMC、商租三类牌照风险较高 [2][13] - 信托、AMC、商租三类行业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规范程度略低,业务模式和资金运作存在占用母公司资金风险,且处于行业低谷期,经营承压或存风险 [2][14] 信托端风险或主要来自资金池业务 - 四川信托、安信信托、中融信托等曾因资金池业务违规操作出现兑付风险,资金池业务指信托公司滚动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混合使用,特征为“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易引发资金挪用或占用风险 [19] - 资金池业务产生原因包括期限错配套利、内部运作便利、市场需求与竞争压力、掩盖已暴雷资产 [19][20] - 信托公司对信托产品原则上无刚兑义务,但资金池业务违规,个别公司需承担兑付义务,实操多为重组及打折兑付 [3][20] - 可通过固有资产不良率、主动管理型信托中融资类产品规模、监管处罚罚单间接观测资金池业务规模,但存在个体差异 [3][20] 信托相关标债风险可控 - 信托公司不得发行债券、举借外债,但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截至2025年4月底,债券市场存续信托ABS类资产4036.1亿元,外贸信托等7家公司存续规模超300亿元 [30] - 信托ABS产品基础资产具独立性,与信托公司其他资产隔离,部分有外部增信措施保障兑付,但增信为信托机构需警惕 [6][30] - 信托控股母公司多为金控平台、银行、投资控股集团等,存续债总规模8.93万亿元,剔除国股大行后存续余额1.43万亿元,多数信托风险可控,但不排除尾部风险 [6][33][34] - 观察并表母公司公募样本券信用利差变化,五矿资本债券利差走扩较多,但估值波动可控,无实质信用风险扰动 [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