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内卷

搜索文档
当酒店业卷成鱿鱼游戏,中国经营最多酒店的品牌怎么突围?
晚点LatePost· 2025-09-18 14:4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以来中国酒店行业经历更艰难时期 北京1613家年营业额超200万元酒店平均每月利润仅6179元 同比减少92.9%[1] - 华住 亚朵通过新酒店和会员预定率维持增长 但RevPAR ADR OCC等关键经营数据全面下滑[1] - 行业陷入供需失衡价格战 新开业酒店增加导致RevPAR持续下降 平台方携程 美团成为主要受益者[3][13][15] 锦江集团发展历程 - 通过多轮并购成为全球酒店房间数第二大集团 包括收购卢浮酒店集团(约1100家) 丽笙酒店集团 铂涛集团和维也纳酒店集团[3][4][14] - 完成从经济型到高星级酒店全线布局 形成市场互补品牌矩阵 总管理酒店超14000家[3][4][14] - 疫情导致2000家酒店被征用 原定翻新和系统合并计划暂停 重心转向承担社会责任[7] 战略调整与内部改革 - 启动扁平化结构调整 将30多个品牌按区域划归6个大区管理 赋予更多经营权利[27][32][33] - 推动系统整合 2024年9-12月完成10000家门店系统代码统一 5000多家切换PMS系统[30] - 中央预订率从56.9%提升至超75% 加强对价格体系管控和会员服务体系完善[29][30][31] 产品与品牌策略 - 聚焦12+3+1品牌战略 发展12个千店品牌和3个中高端品牌 保留有潜力品牌如丽怡 丽柏 锦江都城[28][29] - 经济型酒店单房造价控制显著 7天智选版4.86万元 锦江之星6万元左右[20] - 中高端品牌寻求差异化记忆点 如丽芮个性化体验 丽怡套房会议功能 但消费心智尚未完全建立[21]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统一基础运营物资采购 经济型酒店60%以上物品统一规格 降低供应链成本[19] - 通过智能化设施降低运营成本 人房比可做到0.1(每10间房配1名员工)[20] - 对自营门店进行评估 状况不佳的考虑退租减租 达到标准的店进行投资改造[17]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变化 - 行业陷入全方位内卷 经济型酒店卷价格 中高端酒店卷设施服务[18] - 消费者追求超值服务 六七百元价位酒店需配备戴森吹风机等高端设施[18] - 加盟商投资态度未减 横向比较酒店仍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但回报周期延长[17] 海外拓展计划 - 锁定海外建厂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和潜在加盟商 带领中国供应商共同出海[34] - 将东南亚作为优势市场 认为中端和中低端产品在当地具有竞争力[35][36] - 现阶段处于"抢心智"关键时期 需要了解当地投资人特性以制定发展策略[36] 组织与文化变革 - 从三总部体系逐步整合为统一管理体系 实施属地化管理 对大区充分放权[32][33] - 强调市场化运作 去除"单位"气息 团队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33][34] - 通过权力下放激发人员动力 将净利润考核权下放至大区级别[33][34]
利润跌92%,一线城市的酒店怎么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8-25 00:29
行业整体状况 - 住宿业面临严重利润下滑 北京限额以上住宿业1613家单位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 同比下降92.9% 平均每家酒店上半年仅盈利3.7万元[5] - 高端酒店采取多种降本措施 包括减少客户赠品、改用国产食材、关闭行政酒廊、推出平价餐饮业务等[7] - 行业出现价格战现象 高端酒店降价冲击中端市场 中端酒店继而挤压经济型酒店价格空间[9] - 全国酒店供应过剩 现有酒店房量可满足6亿人出行需求 平均每700人拥有一家酒店[35] 区域市场分化 - 北京住宿业表现疲软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 主要受商务客流下滑和运营成本上升影响[5][17] - 贵州住宿业异常火爆 贵阳酒店价格大幅上涨 部分房间从142元涨至1087元 亚朵酒店3天房费近4000元[11] - 云贵地区成为新热点 受益于避暑旅游和开发较晚的旅游资源 投资回报率显著 昆明某店投资300万元第一年即盈利120万元[27] - 一线城市中深圳表现较差 因缺乏旅游资源且酒店类型单一 暑假期间无旺季效应[22] 商业模式变革 - 轻中端酒店模型受青睐 80-120间客房规模的人工成本可控且坪效较高 适合配套医院、高校等刚需场景[35] - 特许经营模式逐渐兴起 取代传统委托管理模式 管理费降至其他品牌四分之一[35] - 无人化自助办理普及 降低运营成本 成为一线城市酒店的新竞争策略[33] - 投资策略转向保守 行业更关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小体量物业 单房投资成本控制在10万元左右[22][31] 市场供需分析 - 酒店存量过高地区面临严重内卷 西安酒店数量已达3万多家 重庆、长沙、郑州等地价格下跌明显[22] - 新兴旅游目的地供不应求 贵州、云南、广西因旅游资源丰富且酒店供给不足 出现价格暴涨现象[27][29] - 商务型城市恢复缓慢 国际展会帮助深圳部分高端酒店改善业绩 但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时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