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

搜索文档
诺和诺德称司美格鲁肽能缓解“食物噪音” 近半数患者摆脱饮食执念
第一财经· 2025-09-20 04:52
司美格鲁肽临床效果 - 在美国真实世界调研中 接受诺和盈治疗后46%患者摆脱饮食执念 食物噪音明显减少[2] - 84.5%减重来自体脂 肌肉功能未丧失 有助于改善身体成分并维持身体功能[3] - GLP-1药物通过抑制食欲中枢和减缓胃排空产生饱腹感 减少进食量达到减重作用[2] 公司战略与研发进展 - 诺和诺德正开发针对200多种肥胖并发症的疗法 包括关节炎到睡眠呼吸暂停系列[3] - 开展全球首个GLP-1类药物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预计2025年底获得数据[3] - 公司通过裁员提升决策效率 股价较8月初低点回升超三分之一 单周上涨11%[3]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瑞银分析认为阿尔茨海默病阳性临床结果可能带来年150亿美元新增收入[3] - 诺和诺德正积极应对来自礼来的市场竞争挑战[3] - 食物噪音缓解对超重肥胖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2]
诺和诺德称司美格鲁肽能缓解“食物噪音”,近半数患者摆脱饮食执念
第一财经· 2025-09-20 04:37
司美格鲁肽临床效果 - 接受诺和盈治疗后46%患者摆脱饮食执念且食物噪音明显减少 [1] - 84.5%减重来自体脂且肌肉功能未丧失 [3] - 食物噪音指难以自控的持续食物想法 影响超重者心理健康与减重进程 [1] 药物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 司美格鲁肽通过抑制食欲中枢与减缓胃排空产生饱腹感达成减重 [3] - 全球首个GLP-1类药物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预计2025年底获数据 [4] - 肥胖与200多种并发症相关 公司计划开发从关节炎到睡眠呼吸暂停的系列疗法 [4]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大规模裁员后股价一周内上涨超过11% [3] - 公司决策效率提升且临床管线进展加速 [3] -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若成功可能带来年150亿美元新增收入 [4] 医学研究关联性 - 食物噪音相关精神疾病被定义为进食障碍 含厌食/贪食/暴饮暴食 [3] - 进食障碍患者后期常出现严重抑郁症状 [3] - GLP-1类药物对大脑影响尚未有深入研究 [1][3]
当吃这件事“吃”了你
虎嗅· 2025-05-29 06:20
进食障碍行业现状 - 进食障碍患病率在中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尤其以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女性为主[9][71] - 神经性厌食症致死率高达5%-15% 为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28] - 2021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门诊量达4281例 较2017年增长168%[71] - 未成年患者在神经性厌食症中占比达77.6% 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71] 发病群体特征 - 15-25岁为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高发年龄段[12] - 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阶段为风险窗口期 生活剧变易触发病症[13] - 艺术类专业学生因环境压力更易出现价值感缺失导致的进食障碍[22] - 完美主义性格与高压环境相互作用是重要诱因[21][24] 治疗与康复数据 - 青少年厌食症治愈率50%-70% 高于成年患者的45%-50%[72] - 贪食症治愈率达70% 暴食症治愈率为75%[72] - 康复需经历厌食-暴食-正常饮食的渐进过程 平均周期2年以上[73] 行业服务机构 - ED Healer为中国首个进食障碍同辈支持组织 团队规模20余人[69]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设立国内首个进食障碍诊治中心[70] - 行业通过艺术展览(如"爱 食物与生命")开展公众教育[70][57] 社会影响因素 - 社交媒体加剧身材焦虑 修饰内容导致认知偏差[14] - "白幼瘦"审美背后存在减肥药、整形等商业利益驱动[60] - 家庭环境中外貌评价会显著增加儿童患病风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