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节点与智算集群

搜索文档
半壁江山都来了!最燃AI芯片盛会最终议程公布,同期超节点研讨会深入解读华为384
傅里叶的猫· 2025-09-12 10:42
峰会概况 - 2025全球AI芯片峰会将于9月17日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举行 主题为"AI大基建 智芯新世界" 聚焦AI新基建热潮及大模型下半场中国芯片破局[2] - 该峰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邀请180+位产学研专家分享前沿研究 是国内AI芯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峰会之一[2] - 峰会结构包括主论坛 专题论坛 技术研讨会及展览区 展览区有超摩科技 奎芯科技等10+展商参展 AWE为战略合作机构[2][3] 主论坛议程 - 中山大学王中风教授发表《塑造智能未来:AI芯片的架构创新与范式转移》探讨三大解决方案突破瓶颈[7] - 云天励飞CEO陈宁分享《芯智AI 推理未来》介绍AI推理趋势及公司芯片布局[7] - 华为昇腾芯片总经理王晓雷解析《Open CANN:Why What & How》涉及CANN开源及计算系统架构[8] - 行云集成电路CEO季宇探讨《谁困住了AI产业》提出将大模型基础设施从大型机化转为白盒组装机化[9] - 奎芯科技副总裁唐睿演讲《Chiplet AI算力的基石》讨论Chiplet提升设计灵活性及内存带宽[9] - 清华大学刘学分享《智算超节点通信关键技术》介绍Scale-up通信互联解决方案[9] - 新华三总监刘善高解析《超节点集群的思考与实践》分享超节点技术路线及发展路标[9] - 高端对话由智一科技张国仁主持 与和利资本 普华资本等投资机构探讨大模型下半场中国AI芯片破局[10] 专题论坛:大模型AI芯片 - 上海交通大学冷静文教授报告《数据流体系架构研究进展》分析GPU架构优劣及数据流进展[18] - 曦望Sunrise副总裁陈博宇分享《大模型下半场:算力基础设施破局与产业协同》强调性价比为生死线[18] - 爱芯元智副总裁刘建伟探讨《以高智价比AI芯片重构"云-边-端"算力格局》介绍自研AI原生处理器[19] - 墨芯人工智能副总裁尚勇解析《AI普惠的"加速卡"》讨论双稀疏化算法与软硬协同设计[19] - 江原科技CTO王永栋分享《国产大算力AI芯片的突围与超越》探讨打破技术封锁策略[20] - 迈特芯工程师李凯介绍《面向个人智能体的端侧大模型芯片》基于国产工艺和3D-DRAM技术[20] - 北京智源研究院经理门春雷分享《面向多元AI芯片的统一编译器FlagTree》支持跨平台运行[20] - 北极雄芯副总裁徐涛探讨《前沿架构支持大模型应用的实践及展望》介绍Chiplet定制化方案[21] - Alphawave销售经理邓泽群解析《高速连接解决方案加速AI HPC Networking行业应用》分享IP及Chiplet方案[21] 专题论坛:AI芯片架构创新 - 清华大学胡杨副教授报告《晶圆级芯片计算架构与集成架构探究》探讨单片集成方式及设计约束[22] - 上海交通大学刘方鑫助理教授分享《面向人工智能多元场景的软硬件协同加速研究》涉及动态压缩框架及拟态计算[23] - 奕斯伟计算副总经理居晓波解析《RISC-V AI芯片的创新和应用》介绍64位RISC-V CPU及自研NPU[24] - Andes晶心科技经理林育扬探讨《人工智能与应用处理器中的创新应用》分析DeepSeekAI模型优势[24] - 酷芯微电子CTO沈泊分享《AI芯视界 智能眼镜芯片技术与创新》解决AI计算及功耗挑战[25] - 芯来科技助理副总裁马越解析《RISC-V深度耦合NPU 加速AI时代芯应用》推出矢量处理器及NPU IP[25] - 芯枥石CEO汤远峰探讨《端侧AI芯片的架构演进和挑战》覆盖政务医疗等行业方案[26] 技术研讨会:存算一体AI芯片 - 北京大学孙广宇教授报告《基于DRAM近存计算架构的大模型推理优化》分析DRAM近存计算芯片特点及挑战[34] -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王颖探讨《异质异构存算一体芯片与系统软件栈》结合2 5D/3D集成技术优化AI应用[35] - 复旦大学陈迟晓副研究员解析《存算一体2 5D/3D/3 5D集成芯片》讨论先进集成技术可扩展性及挑战[35] - 微纳核芯副总裁王佳鑫分享《三维集成存算一体AI芯片》介绍18篇SCI论文研究成果[36] - 寒序科技CEO朱欣岳探讨《超高带宽磁性AI推理芯片的材料 器件 设计与算法联合优化》聚焦神经形态计算[36] 技术研讨会:超节点与智算集群 - 阿里云孔阳博士报告《AI应用发展与超节点趋势》负责数据中心互连方案设计[37] - 华为云专家侯圣峦分享《华为云超节点实践分享》解析CloudMatrix384超节点全对等互联架构[38] - 壁仞科技总监董朝锋探讨《OCS全光互连光交换超节点》介绍光跃LightSphere X获SAIL奖技术[38] -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高翔分享《智算集群深度可观测系统》实现故障控制及高效运维[39] - 矩量无限副总裁杨光解析《基于容器技术的异构芯片协同调度尝试》分享容器技术实践[40] - 中国电信经理孙梦宇探讨《国产算力优化的思考与实践》构建自动化评测及调优体系[40] - 基流科技VP陈维分享《Mercury-X 全栈自主的下一代AI智算系统》介绍全栈自主架构及高可用解决方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