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创新

搜索文档
谋篇“十五五” 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精准有力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25
货币政策创新与成效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5.9万亿元,涵盖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达1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4] - 二级市场国债买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创新工具增强政策灵活性,稳定市场预期[4][5] 政策工具与经济增长 - 2021~2024年GDP实际年增长率分别为8.6%、3.1%、5.4%和5%,货币政策与传统工具形成合力[5]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临时正逆回购操作精准调节流动性,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5] - 科技创新再贷款和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3] 当前挑战与传导梗阻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创历史新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管理压力加大[7] - 资金滞留银行体系,利率传导"最后一公里"不畅,中小银行流动性短缺[6][7] - 市场预期不稳及政策工具局限性影响利率传导效果[6] 未来政策方向 - 构建"总量调节+结构优化+机制创新"组合拳,动态调整定向支持工具[9] - 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监测资金流向,提升政策透明度与精准度[10] - 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LPR机制灵活性,强化货币政策独立性[12] 跨部门协同与财政配合 - 建立财政与货币政策跨部门协调机制,扩大赤字规模及专项债发行[11] - PSL等工具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建设)[11] - 央行与金融监管总局深化合作,形成监管合力[11]
谋篇“十五五”,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精准有力 | “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8-04 10:31
货币政策将围绕"总量调节+结构优化+机制创新"的主线,打出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在时代的浪潮中,经济发展犹如一艘巨轮,货币政策恰似引航的罗盘与驱动的引擎。 回望"十四五",中国货币政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创新答卷。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转型升级 的迫切需求,人民银行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工具体 系。 其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截至2025年一季度 末,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5.9万亿元,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远超平均 水平。二级市场国债买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创新举措,更是拓宽了政策操作空间,在稳定市场预 期、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国GDP实际年均增长率保持稳 健,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彰显出强大韧性。 当前,货币政策调控仍面临多重挑战,市场预期不稳、政策工具的局限以及银行间流动性分配不均等问 题都在考验着货币政策的调控智慧。如何在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之间找到动态平衡,成为宏观经济 治理的核心命题。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中国货币政策将开启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