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听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编织视听产业“融合之网”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5
许磊认为,AI需要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人性。人文训练如同为AI安装"价值罗盘",确保它在表达中传递 善意,在交互中体现尊重。尽管前路漫长,但AI的性格底色正逐渐清晰,终将成为人类有益的伙伴。 泛流量时代影视创作的审美坚守也成为论坛的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编剧梁振华认为, 流量和创作之间并非完全对立。流量通过"审美提纯",把创作的初始冲动保留下来,放大内容的差异化 特质,将作品中的新奇感受传递出来。在他看来,审美创造输出创新原动力,流量则提供时代扩散力。 当前不少爆款作品,其实是审美和流量的结合体,表面上顺应了流量逻辑,可究其实质,是凭借自身新 异、独特的艺术魅力完成了突围。行业的发展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更要深 入思考内容创作者如何坚守创作本质。对此,梁振华呼吁,创作者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对话流量时代, 更要讨论创作者如何对话自己,要回归咀嚼生活、深掘人性、凝视时代的本职中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9月23日举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上,一场关于AI的探讨, 展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也形象地诠释着文化与科技的生动碰撞。与会嘉宾表示,AI ...
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2025北京文化论坛这场平行论坛,解锁产业新未来
北京晚报· 2025-09-19 06:47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以"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为主题 将于9月2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2] - 平行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 北京市广电局和电影局联合承办 旨在打造贯通产学研的视听产业高端对话平台[2] - 论坛下设五场专业沙龙 于9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多个文化地标举行[2] 国际参与度 - 吸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国际嘉宾参会 包括阿拉伯广播联盟秘书长和沙特东桥投资基金CEO等[4] -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将分享全球影视合拍新范式[4] - 国内外专家将围绕文化新质生产力、新大众文艺等话题交流 助力中国视听产业探索文化出海新路径[4] 内容创作展示 - 集中推介"北京大视听"精品力作 包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电视剧《归队》和北京题材电视剧《冬去春来》等[6] - 中关村题材电视剧《流金》将在论坛上举行启动仪式[6] - 主创团队将分享创作心得并探讨新时代影视创作方向[6] 技术融合应用 - 视听科技沙龙于9月19日举行 聚焦超高清、XR/VR、AI等技术如何赋能文化传播[8] - 京东东方、HTC、PICO等行业领军企业将参与探讨沉浸式科技赋能中国文化国际表达[8] - 通过三场圆桌对话讨论产业竞争力、中华文化沉浸式表达和科技赋能文化出海[8] 人工智能应用 - AI应用沙龙于9月24日举办 聚焦生成式AI在影视创作中的创新应用与伦理探索[10] - 北京电影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将展示AIGC最新成果[10] - 业界专家共议AI技术在剧本创作、虚拟制片、智能分发等环节的应用前景[10] 短剧与网络视听 - 网络视听创作沙龙于9月24日举行 探讨科技与创意结合打造优质内容[12] - 百度副总裁将发布星河计划 联合多方推动AI+短剧创作精品化发展[12] - 圆桌对话围绕"破圈破界"与"内容跃迁"探索微短剧的长期价值与全球传播路径[12] 动画产业发展 - 影视动画沙龙以"全球漫话·东方绮梦"为主题 探讨中国动画以东方美学突围全球市场[14] - 邀请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动画学会、哔哩哔哩、央视动漫等机构企业参与[14] -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和哔哩哔哩副总裁等将发表主题演讲 为中国动画出海提供新思路[14] 剧集产业升级 - 剧集创作沙龙以"剧力无限"为主题 聚焦剧集精品创作与产业升级新视野[16] - 邀请《生万物》《以法之名》等多部爆款剧集幕后创作者分享实战经验[16] - 从剧本源头到产业版图 探讨剧集行业高质量发展全新路径[16] 论坛战略意义 - 论坛回应人工智能与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16] - 展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的双重担当[16] - 为全球影视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