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视听产业“融合之网”
经济日报·2025-09-23 22:15
许磊认为,AI需要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人性。人文训练如同为AI安装"价值罗盘",确保它在表达中传递 善意,在交互中体现尊重。尽管前路漫长,但AI的性格底色正逐渐清晰,终将成为人类有益的伙伴。 泛流量时代影视创作的审美坚守也成为论坛的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编剧梁振华认为, 流量和创作之间并非完全对立。流量通过"审美提纯",把创作的初始冲动保留下来,放大内容的差异化 特质,将作品中的新奇感受传递出来。在他看来,审美创造输出创新原动力,流量则提供时代扩散力。 当前不少爆款作品,其实是审美和流量的结合体,表面上顺应了流量逻辑,可究其实质,是凭借自身新 异、独特的艺术魅力完成了突围。行业的发展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更要深 入思考内容创作者如何坚守创作本质。对此,梁振华呼吁,创作者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对话流量时代, 更要讨论创作者如何对话自己,要回归咀嚼生活、深掘人性、凝视时代的本职中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9月23日举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上,一场关于AI的探讨, 展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也形象地诠释着文化与科技的生动碰撞。与会嘉宾表示,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