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耗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925
瑞达期货· 2025-09-25 0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操作建议为逢低布局多单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级标准较高,市场上多家企业暂时难达到,推进收储落地及加高准入门槛,新产能短期上新难度加大,短期供应难有太大增量;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显现,光伏产业链报价虽小幅上调,但市场供强需弱格局未变,终端成交压力大,后续预计价格走弱,对多晶硅需求形成抑制,供给走平,需求减弱;多晶硅受基本面情绪压制,但近期市场有消息影响,预计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态势;今日多晶硅窄幅震荡,技术指标有转多头迹象,下游硅片价格回暖,市场情绪好转,短期有望多头表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为51365元/吨,环比 -15;主力持仓量多晶硅为105474手,环比 -5713;多晶硅11 - 12价差为 -2395,环比 -40;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为42310元/吨,环比 -50 [2]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为52500元/吨,环比 -150;基差多晶硅为1120元/吨,环比 -1270;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为6.54美元/千克,环比0.09;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为30元/千克,环比0;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为36元/千克,环比0;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为34.8元/千克,环比0 [2]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为9055元/吨,环比35;品种现货价工业硅为9500元/吨,环比0;工业硅产量为366800吨,环比33600;出口数量工业硅为76642.01吨,环比2635.83;进口数量工业硅为1337.59吨,环比1220.14;工业硅社会库存总计为55.2万吨,环比1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为12.5万吨,环比2;进口数量多晶硅当月值为1006吨,环比 -164;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为6.9美元/千克,环比0.14;中国进口均价多晶硅为2.62美元/吨,环比 -0.25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985.7万千瓦,环比347.5;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为0.82 RMB/W,环比0.01;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为149022.66万个,环比38589.98;光伏组件进口数量当月值为21440.29万个,环比6914.64;光伏组件进口均价当月值为0.25美元/个,环比 -0.05;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为30.34,环比0.62 [2] 行业消息 - 9月16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三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划定能耗红线;市场内多次召开多晶硅相关活动发布,包括硅业分会年度大会讨论能耗标准及回顾行情,光伏行业协会月度例行会议讨论收储政策及限产限销 [2]
多晶硅划定能耗红线: 协鑫、通威迎来机遇 落后产能步入生死线
新京报· 2025-09-24 10:58
新能耗标准核心内容 - 国家标准委发布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新标准 征求意见稿中1级、2级、3级能耗分别≤5、5.5和6.4kgce/kg 较现行标准≤7.5、8.5和10.5kgce/kg大幅收紧 [1] - 对应电耗标准分别为40.7、44.8、52.1度/kg 新增颗粒硅能耗标准1-3级对应3.6、4.0、5.0kgce/kg 电耗29.3、32.5、40.7度/kg [2] - 不达基准值6.4kgce/kg企业限期整改 逾期未改或未达准入值5.5kgce/kg企业将被关停 标准实施后设12个月过渡期 [1][2] 行业产能影响 - 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 较2024年底下降16.4% 与已建成装置产能相比减少31.4% [2] - 行业产能关停超30% 产能过剩程度大幅降低 现有产能结构有序调整后 仍超出2026年预计需求150万吨约60% [2] - 多数停产产能不受短期影响 但过渡期后将有显著出清 供需格局得到实质性改善 [2][4]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 - 协鑫科技颗粒硅能耗12-15kWh/kg 符合新标准颗粒硅1级≤3.6kgce/kg要求 [3] - 通威股份综合电耗46kWh/kg 折算能耗约5.65kgce/kg 优于三级标准6.4kgce/kg 接近二级标准5.5kgce/kg [3] - 新建产能仅协鑫科技和通威股份符合2级及以上标准 未来行业新增产能十分有限 [3] 政策背景与行业现状 - 上半年多晶硅企业开工率38.6%-44.1% 低于成本销售超14个月 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4] - 工信部对41家多晶硅企业开展节能监察 要求9月30日前报送结果 [4] - 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 头部光伏玻璃企业7月起集体减产30% [5] 行业洗牌趋势 - 能耗新标是反内卷政策重要举措 直接明确淘汰与保留方案 [4] - 政策从能耗、价格、产能多维度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5] - 技术领先企业获得发展先机 落后产能面临退出市场命运 [1][5]
多晶硅划定能耗红线:协鑫、通威迎来机遇 落后产能步入生死线
新京报· 2025-09-23 15:49
一场以能效为标尺的行业洗牌正在多晶硅领域上演。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发展先机,而落后产能 则面临退出市场的命运。 9月16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晶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三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为多晶硅生产企业划定 了明确的能耗红线。 该标准正式实施后,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不达基准值要求(6.4kgce/kg)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逾期未 改或整改后未达准入值(5.5kgce/kg)的企业将被关停。 9月22日,一位头部多晶硅企业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能耗标准将推动行业落后产能清 退,即便是我们这样的头部企业,也存在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可以预见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受到较大 影响。" 能耗新标呈现"大幅收紧"特征 对于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新能耗标准意味着生存红线的重新划定。 最新意见稿称,拟修订的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分别≤5、5.5和6.4kgce/kg,相比目前 正在执行的≤7.5、8.5和10.5kgce/kg大幅收紧。 按文件中的电力对应标煤折算系数0.1229kgce/KWh,此次征求意见稿中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