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材料

搜索文档
光大同创(301387) - 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49.88百万元,同比增长48.31%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22百万元,同比增长2699.69% [6] - 2024年净利润考核目标为120百万元 [4] - 毛利率同比下降17.47个百分点,主要受原材料涨价及产能爬坡影响 [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9.47%,与收入增长趋势一致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受毛利率波动影响 [8] - 公司账上广义货币资金600-700百万元 [10] 业务板块增长 - 防护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6% [8] - 功能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92% [8] - 功能类产品对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贡献度更高 [8] 碳纤维业务进展 - 碳纤维产品已成熟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领域 [1] - 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并实现量产 [1][2] - 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目前规模尚小 [1] - 量产进度正常,按照客户订单稳步出货 [3] - 加工良率及生产效率逐步提升 [3] - 毛利率保持稳定,较去年同期实现小幅提升 [8] - 未来将强化产品迭代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3] 客户与市场策略 - 为苹果智能穿戴产品提供模切类产品 [2] - 坚持大客户服务战略,与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3][4] - 积极参与客户前期研发并快速响应设计需求 [4] - 策略性开拓新客户并深化合作 [5] - 期望进入更多折叠屏手机客户供应链 [2] 技术优势与竞争 - 碳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抗疲劳特性 [4] - 在绝对强度、模量及轻量化效率上具备代际优势 [4] - 聚焦材料应用端,非上游原材料端 [3] - 已投入树脂体系研发及预浸布产线建设 [4] - 通过纵向整合产业链中游强化成本控制与响应效率 [4] 海外布局与风险管理 - 墨西哥基地运营成熟,产能稳定 [6] - 越南基地完成客户验厂及审核,产能处于爬坡阶段 [6] - 通过监测全球经济环境、政策及关税变化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6] - 建立专项外汇衍生品管理制度与监控机制 [6] 未来战略重点 - 以材料研发与创新应用为核心驱动力 [10] - 重点布局绿色环保和轻量化新兴市场 [10] - 通过技术改进稳固现有客户份额 [2] - 积极开拓新客户以提升销售额 [2] - 推动"材料优化+结构件"一体化方案 [4]
天安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5 2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3.97%,归母净利润6216.9万元,同比增长16.5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4699.66万元,同比增长14.47% [1] - 毛利率23.54%,同比增长7.1%,净利率4.84%,同比增长5.83%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8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2.92%,同比增长1.71% [1] - 每股净资产2.6元,同比增长11.18%,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长16.3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7元,同比减少23.34% [1] - 扣非净利润6009.72万元,同比增长20.04%,货币资金3.52亿元,同比减少7.38% [1] - 应收账款5.48亿元,同比增长6.41%,有息负债10.24亿元,同比增长1.79% [1] 财务项目变动原因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0.94%,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 [2]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150.93%,因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2]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36.31%,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 [2]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31.58%,因联营企业退回投资款 [2] - 在建工程增加161.05%,因待安装设备和展厅装修增多 [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37.1%,因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增多 [2] - 应交税费增加33.05%,因应交企业所得税增多 [2] - 财务费用增加38.54%,因有息负债规模增加导致利息费用增加 [2] 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ROIC为8.63%,近年资本回报率一般,净利率4.12%,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9.74%,最差年份2022年ROIC为-8.52% [4] - 公司上市以来7份年报中亏损2次,显示生意模式较脆弱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深入研究驱动力实际情况 [4] 行业与战略布局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 [6] - 公司低能电子束辐照设备(EB机)为国内少数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表面处理设备,提升材料性能 [6] - 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及国产自主品牌车企供应链,抓住产业链升级红利 [7] - 建筑陶瓷业务深化"陶瓷+大家居"双轨战略,推出九大系列超60款新品 [8] - 公司整合泛家居上下游资源,构建跨行业协同机制,降低全产业链运营成本 [10] - 未来将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健康人居,发挥装配式整装优势 [10]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形成材料板块(鹰牌集团、天安高分子等)和EPC板块(南方设计院、天汇建科等)两大业务板块 [11] - 构建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室内整装到建材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 [11] - 未来以终端整装需求带动前端建材销售,优化资源配置,寻求新增长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