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城市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3 23:51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直接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1]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为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1]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使现代城市加速发展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2]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石油促进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联系更紧密[2] - 电力应用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功能完善成为多功能综合体[2] 清洁能源转型机遇 - 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3] -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城市竞争力将在能源变革中重塑与提升[3] - 城市能源转型需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 源头减碳需远近协同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和跨区输电[3] 能源系统优化措施 - 过程提效需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3] - 终端清洁化需加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锅炉[4] - 大力推广绿色消费 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 形成能源转型闭环[4] 转型挑战与政策支持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4] -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让城市转型有规可依有策可用[4] - 鼓励不同类型城市探索差异化转型道路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范本[4]
城市更新如何重塑生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划重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13:43
城市更新与现代化城市体系 -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1] - 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聚焦结构优化、功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六个方面 [1][3][15] - 高质量城市更新为创新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动力支持,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5] 房地产与宜居城市建设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7] -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与“好房子”发展方向契合,预计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将落地 [9] 韧性城市与安全治理 - 建设韧性城市,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及老旧管线改造 [9] - 延续安全治理要求,措施更细化具体,覆盖城市发展各环节 [9] 文化保护与智慧城市 -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较2015年更具体 [11] - 建设智慧城市,利用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推动治理模式创新 [13]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城市进入存量提质阶段,需注重以人为本、节约高效、特色发展、统筹协调,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及工作方法 [15]
推动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型,助力城市更新,新一届城博会选址首钢园
华夏时报· 2025-07-05 09:13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2] - 展会主题为"人民城市幸福家园",聚焦"宜居、韧性、智慧、绿色"城市建设目标 [2] - 展会设置综合展、专题展、示范展三大板块,展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2] 选址与主题 - 本届城博会选址北京首钢园,其工业风貌与现代科技元素融合,体现"城市更新"理念和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转型 [1][2] - "宜居城市"展区聚焦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 [3] - "韧性城市"展区涵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筑消防等领域 [3] - "智慧城市"展区呈现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技术 [3] - "绿色低碳城市"展区推广绿色建材与新能源应用 [3] 同期活动 - 同期举办"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及城市管理者,围绕城市更新、城市安全、智慧城市、低碳转型、宜居安居等话题展开研讨 [3] - 各项活动向建设行业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3] 展会优势与亮点 - 上届城博会(第22届)展览面积逾10000平米,国内外参展单位百余家,专业观众近3.2万人次,线上观展约8.3万人次,线上参会逾9.3万人次 [4] - 本届展会亮点包括行业成果深化展示、参展规格逐步提升、国际合作深度拓展、展示场景多维延伸 [6] - 首次设立"中法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专题展"及"新城新区建设经验技术成果展",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理念与建造技术的国际化实践 [6] - 继续依托数字化平台搭建"云展厅",实现线下展会与线上平台实时联动 [6] 行业影响 - 城博会是展示城市规划、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对加强城市间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推动作用 [1][5] - 为城市规划建设者提供学习机会,有利于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1][5] - 增强市民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1][5]
盛夏来临,海南城市如何消暑纳凉?
海南日报· 2025-06-10 01:05
海南"清凉城市"建设规划 - 2024年海南在海口、三亚、儋州、澄迈等市县开展"清凉城市"建设试点,通过生态系统化思维优化城市热环境 [1] - 采用生态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调整等策略,结合风雨连廊、地下通道等设施提升城市宜居性 [1] - 计划到2025年底建设一批示范性项目,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 [6] 城市热环境优化措施 - 专家组制定《"清凉城市"规划技术导则》,重点解决冷源不完善、风廊不畅导致的"热岛效应" [2] - 通过疏浚江河湿地、构建通风廊道(如三亚河两岸廊道)降低热量积蓄,五源河湿地公园周边居民体感温度显著降低 [2] - 三亚基于风环境模拟明确清凉廊道范围,优化滨水植被并贯通慢行碧道 [2] 街区微改造与场景应用 - 设计清凉居住社区、公建街区等四大典型场景,友谊国贸城通过骑楼式顶棚和廊桥构建遮荫步行空间 [3][4] - 南渡江河口右岸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湿地驳岸修复形成城市通风廊道 [4] - 政策支持住宅架空层、加装连廊等不计入容积率,鼓励"清凉城市"理念融入建设项目 [4]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海南能源交易大厦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系统,热量降低62.4%,超白玻璃透光率达91.5% [5] - 2024年全省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90% [5] - 新能源汽车推广12.2万辆(同比+17.7%),市场渗透率全国第一 [5] 国际经验与实施路径 - 借鉴新加坡、纽约等地经验,结合海南气候特点推进建设 [6] - 目标通过示范项目提升街区活力与城市形象,降低炎热气候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