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经济

搜索文档
大国工程看新疆丨这条特高压够绿!——走近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19日电 题:这条特高压够绿!——走近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谢希瑶 5月19日,在新疆哈密广袤的戈壁滩上,银白色的风机叶片划破长空,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铺展至 天际。近700座银灰色铁塔如钢铁巨龙向远方蜿蜒延伸,构成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哈 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这一即将竣工的重大工程,承载着将西北的清洁能源向巴山渝水输送的使命。工程起于新疆哈密, 止于重庆渝北,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份。 "含绿量"高:电源超七成为新能源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哈密,戈壁滩上的光伏板阵列开始汲取能量,远处风电场的巨型风机迎风 转动。 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外送工程,哈重直流工程开创了风光纯绿色电源装机新 纪录:配套的1420万千瓦电源中,风、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下同类 工程新高。 在哈密巴里坤换流站,14台换流变压器组成的"钢铁方阵"格外醒目。这些单台容量约40万千瓦 的"电力心脏",全部自主研制,实现了±800千伏换流变压器100%国产化。 "含金量" ...
这条特高压够绿!——走近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
新华社· 2025-05-23 22:52
工程概况 - 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大动脉,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份 [1][2] - 工程起于新疆哈密,止于重庆渝北,配套电源装机1420万千瓦,其中风、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同类工程新高 [3] - 工程投资286亿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激活4万余人的就业市场 [8] 清洁能源输送 - 工程每年可向重庆送电360亿千瓦时,其中超过180亿千瓦时来自风力和光伏发电,相当于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50万吨 [4] - 采用"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模式,1020万千瓦新能源与400万千瓦火电协同调节,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4] - 新疆与中东部负荷中心存在时差互补性,哈密光伏发电可覆盖重庆用电晚高峰 [4] 技术创新与挑战 - 工程面临风、冰、寒、山四重极限挑战,316千米线路位于新疆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达115天 [5] - 首次采用落地双摇臂抱杆技术,抗风能力提升50%,施工效率提高一倍 [5] - 线路部分区段采用新设计铁塔并对金具进行加强,塔重共增加超4600吨 [5] - 7条索道组成的"空中走廊"将塔材运输周期从15天缩短至5天 [6] - 哈密巴里坤换流站14台换流变压器全部自主研制,实现±800千伏换流变压器100%国产化 [7] 产业与经济影响 - 工程推动哈密从煤炭资源依赖转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9] - 直接拉动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0亿元,实现塔筒、叶片等核心部件全流程制造 [9]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将跻身哈密第二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构建"风光储输造"一体化产业集群,形成年产值数百亿元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9] - 工程建成后将助力新疆成为全国能源战略保障基地,形成外送规模超3300万千瓦的"三直两交"输电通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