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经济

搜索文档
坤元资产FOF生态圈抢滩“空天经济” 长春航展彰显科技崛起
财富在线· 2025-09-22 09:27
天上战机呼啸,地上重器列阵。2025年9月19日,北国春城因一场"空天盛宴"而再次沸腾。当歼-20的呼 啸撕裂长空,当"鲲鹏"运输机的巨影掠过观展人群,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不仅点燃 了国民的自豪感,更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国防工业和硬科技产业扶摇直上的雄心与气魄。 本届活动以"追梦空天、制胜未来"为主题,精彩的飞行表演、新颖的装备展示、特色的主题展区和丰富 的互动体验,全面展现了中国空军以及空天经济的建设成就。在众多参展企业中,坤元资产FOF生态伙 伴长光卫星,以其"吉林一号"星座的宏大构想、实时回传的亚米级高清影像,以及星间100Gbps的激光 通信能力,不仅诠释了"中国智造"的星辰伟力,也成为了坤元资产产业战略布局的生动注脚。 正是基于对"天时"的准确判断,坤元资产深刻认识到投资"空天经济",就是投资下一个时代的底层基础 设施,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 谋地利 链接产业生态双星 如果说洞察"天时"是战略前提,那么构建一套科学的投资方法论则是"地利"。坤元资产精心构建的FOF 生态圈,并非仅仅针对某一赛道,而是一套覆盖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 领域的"硬科技投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卫星基带芯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卫星基带芯片撬动空天经济新蓝海,开启6G时代万亿级市场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3 01:10
卫星基带芯片行业概述 - 卫星基带芯片是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数字信号转换、调制解调、协议控制及数据处理 [2] - 按技术架构可分为天通卫星专用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及多模融合芯片三大类 [2] - 核心功能包括信号转换、协议解析和数据处理,确保复杂空间环境下的高效可靠传输 [4] 行业发展历程 - 1994-2000年起步期依赖进口芯片,2000年北斗一代系统双星发射 [6] - 2000-2012年突破期实现自主创新,2008年首款自主"领航一号"芯片问世 [6] - 2013-2020年快速成长期,2017年华大北斗推出支持北斗三号的多模SoC芯片,精度达米级 [6] - 2021年至今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融合5G与AI技术实现厘米级精度,应用于自动驾驶等场景 [6] 产业链格局 - 上游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突破设计技术,但7nm以下制程依赖台积电 [8] - 中游华为、海格通信具备全球竞争力终端产品 [8] - 下游天通卫星和北斗导航服务覆盖应急、交通等领域,商业化生态待培育 [8]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 2028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超280亿元,形成车联网、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三足鼎立 [1][15] - 智能手机卫星通信渗透率将从2023年不足10%提升至2025年30%以上 [1][15] - 车载卫星通信芯片需求年均增速超50%,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47.1% [13][15] -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监管政策推动配套芯片市场三年内突破百亿元 [1][1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华为海思、华力创通掌握5G+卫星融合及军用抗干扰技术 [17][19] - 第二梯队紫光展锐、和芯星通聚焦车规级和物联网细分市场 [17][19] - 第三梯队专注性价比路线,新兴企业布局LEO前沿领域 [17][19] 技术发展趋势 - 突破7nm及以下制程,RISC-V+NPU架构使芯片面积缩减40%、功耗降35% [23][24] - 2026年后多模兼容芯片、量子安全加密基带将打破国外垄断 [24] - 星地融合多模通信、AI原生架构、量子安全芯片为前沿方向 [1][26] 应用场景拓展 - 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渗透率将超30%,L3+自动驾驶标配高精度定位芯片 [25] - 比亚迪仰望U8隧道定位误差<30cm,长城汽车天通模块响应时间0.5秒 [13] - 无人机监管催生百亿市场,军用、应急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25] 代表企业技术布局 - 华为海思巴龙765芯片支持5G NR NTN双模通信,应用于智能手机和车载终端 [20] - 华力创通HTG500系列军用芯片抗干扰能力>80dB,定位精度0.3米 [20] - 紫光展锐V8811芯片支持双向语音通话和低功耗多频段卫星通信 [20] - 联发科车规级芯片平台集成5G智能座舱与卫星通信技术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