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文化双轮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华扬联众:行政处罚落地轻装上阵 前期会计差错已得到更正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05:17
监管处罚与风险警示 -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将于8月25日停牌1天 8月26日起正式实施[1] - 根据相关规定 证监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公司完成对相应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追溯重述后可申请撤销风险警示[1] - 公司已对涉及事项完成自查自纠和整改 2023年收回所涉资金 并对相关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1] 经营战略与业务布局 - 当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湘江集团共同出资4.0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 加码数字文商旅赛道[1] - 公司正推进"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战略 历史包袱卸下后战略有望稳步实施[1]
国家文创实验区十年新增企业3.4万家 成产业创新发展“试验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02:38
核心观点 -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十年来文化企业数量从1.6万家增至5万余家 形成机制建设、政策创新、项目扶持、企业孵化等典型经验 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1][2][5] 企业规模与增长 - 实验区文化企业数量从2014年1.6万家增至当前5万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517家 占北京市和全国比例分别为24.3%和1.9% [1][5]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779.4亿元 较2018年增加608.7亿元 年均增长7.2% [2][5] - 区域内汇聚44家上市(挂牌)企业 包括太合音乐、得到APP、一点资讯等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 [5] 政策创新与资金支持 - 创新先行先试集成赋能的产业政策链 国家层面文化消费、港澳影视制作及艺术品保税等政策率先落地 [2] - 实验区先后出台"政策15条""政策50条""政策30条" 每年安排1.5亿产业资金 累计支持优质企业(项目)1200余个 支持金额超8亿元 [2] - 北京市专门出台加快实验区高质量发展的18条政策 [2] 金融服务体系 - 建成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促会和北京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 成立文化产业基金联盟 [2] - 累计为3072家文化企业信贷融资339.65亿元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制定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 累计帮助1800余家文化企业享受高新企业相关税收优惠 [3] - 建设北京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数智文化新业态成为发展新引擎 [3] 企业培育机制 - 创新实施"领航""领鹰""蜂鸟"企业梯次化培育计划 累计认定"领航"5家、"领鹰"16家、"蜂鸟"企业千余家 [3] - 量身定制一揽子政策和"服务包" [3] 产业空间布局 - 通过老旧工业厂房转型等方式打造102家文化园区 其中北京市级园区超三成 [3] - 建成全国首个"云园区" 培育5家百亿园区 [3] - 打造形成CBD-定福庄文化传媒、望京-大山子文化科技、大环-东坝数字影视制作、潘家园艺术品交易、奥林匹克文体展演等特色产业集群 [3] 政务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 设立10余个"一站式"政务服务工作站 惠及企业万余家 [4] - 率先设立影视服务中心 试点广播电视政务审批帮办窗口 构建"2+2+6"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4] 区域协同发展 - 发起成立全国首个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和国际文化园区发展联盟 [4] - 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全国联动-国际拓展"协同发展机制 郎园、竞园等园区实现在全国品牌输出 [4]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数智赋能、精品培育、文商旅体融合、文化集群发展、文化活力开放等重点举措 [6] - 推动影视、广告等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数字广告、数字视听、游戏电竞、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兴文化业态 [6] - 落地数智文化产业平台型功能型项目 培育"链主"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打造数智文旅消费新场景新品牌 [6] - 构建"一廊五区百园"发展新格局 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