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公司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量化私募靖奇投资 “举报”自己?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0:58
公司内部纠纷 - 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思奇指控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涉嫌利用基金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并重复收取申购费用 侵占基金财产 损害投资者权益[1][2] - 异常交易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2] - 范思奇称公司印章和财务由其他股东把控 关键决策超出其监管范围 成为股东矛盾导火索[7] - 唐靖人指控范思奇擅自清盘基金产品 删除数据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实信息破坏公司经营[7] - 范思奇指控唐靖人非法使用伪造法人印章 冒用法人签名 并在7月2日将公司基本账户中500万元现金转出 仅剩2600元[9] - 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工商变更即将完成 并将通过司法部门解决纠纷[9] 公司背景与规模 - 上海靖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量化私募 管理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6] 行业治理问题 - 私募行业团队精简 作坊式管理模式普遍 量化私募规模快速发展导致利益纠葛显现[10] - 行业初期规模较小 依靠人情解决矛盾 但规模扩张后利益和决策冲突放大 易引发股东纷争[10] - 私募需要在规模扩张前明确股权分配 公司决策和合伙人分工制度[10] - 应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并提前规划股东及高管专业分工[10] -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投研流程和体系 注重团队集体智慧 降低单人离职对产品业绩的影响[11]
量化私募 “举报”自己?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6:15
公司内部治理问题 - 个别内部人员与外部关联方涉嫌利用基金申购赎回环节反复操作 重复收取申购费用并侵占基金财产 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1] - 异常交易涉及乐金尚峰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产品[1] - 法定代表人范思奇举报要求撤销上海靖奇和深圳乐金等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取消业务资格并终止基金产品备案[2] - 公司管理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之间[10] 股东控制权纠纷 - 6月出现股东之争 法定代表人范思奇称被其他股东踢出公司[1] - 范思奇指控公司印章 财务和合同由另外两位股东把控 关键决策超出其监管范围[11] - 股东唐靖人反驳称范思奇擅自清盘基金产品 删除数据 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实信息破坏公司经营[11] - 范思奇发布公告称存在人员未经授权使用伪造法人印章及冒用签名的情形[15] - 公司基本账户500万元现金被转出 包括唐姓股东领取的十多万元"年终奖"和向关联账户支付的70多万元"信息技术服务费" 账户余额仅剩2600元[15] - 公司已决议免除范思奇法定代表人职务 工商变更即将完成[15] 私募行业治理挑战 - 私募行业普遍存在精简团队和作坊式管理模式 量化私募规模快速发展导致利益纠葛显现[16] - 行业初期规模较小时可依靠"人情"解决矛盾 但规模扩张后利益和决策冲突会放大 可能对投资人和公司造成不可逆伤害[16] - 需要在规模扩张前通过制度明确股权分配 公司决策和合伙人分工[16] - 应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同时提前规划股东和高管的专业分工以实现科学决策[16][17] - 需建立科学有效的投研流程和体系 注重团队集体智慧以降低单个人员离职对产品业绩的影响[17]
私募创始人“一朝背刺”?当事人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01:43
公司事件概述 - 量化私募靖奇投资发生股东纷争 创始人范思奇称被"提前9分钟通知的股东会"罢免全部职务并已委托律师团队处理[2] - 另一创始人唐靖人回应称股东会罢免发生在范思奇"擅自清盘 删除数据"等违规行为之后[2][6][7] - 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9日 2015年8月6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 目前全职员工17人 管理规模10亿元至20亿元[9] 股权结构情况 - 范思奇持股36.36% 唐靖人与茅诺平各持股27.27% 上海竞而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09%[9] - 6月10日范思奇宣布卸任基金经理并启动个人管理产品清盘 公司声明称清盘产品占资管规模比例较低且无实质影响[4] 行业治理问题 - 事件暴露私募机构存在的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 内部制衡机制缺失以及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公司治理问题[9][10] - 行业初创期单一大股东模式虽提升决策效率但埋下控制权争夺隐患 职能缺位导致风控和决策缺乏制衡[10] - 建议优化股权结构 建立健全内部制衡机制 科学设计利益分配机制并加强信息披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