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

搜索文档
“教育+文旅+农业”,平谷区推出“研学平谷”品牌
新京报· 2025-09-29 03:37
活动现场,特色课程展示成为一大亮点。"3、2、1上链接",在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AI赋能·小小主 持人"区域,来自平谷区大兴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们现场模拟直播带货,亲身感受网络直播带货的乐趣。 作为平谷本土重点企业,紫兴园(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品工程师向平谷八小的学生讲述发酵知 识,孩子们正逐步揭开紫光园奶皮子酸奶成为双料冠军的奥秘。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有传统非遗课程——冰糖葫芦制作、探秘植保无人机教学计划、21天生命奇迹—— 揭秘鸡胚孵化的"时光密码"、桃园飘香、甜蜜丰收节——趣味体验蜂蜜古法压榨、天宫探秘、金海扬 帆、杏绘南山等共10节现场观摩课,集中展示了平谷区劳动教育课程的丰硕成果。 新京报讯 据"高大尚平谷"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8日,北京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课程推介暨"研学平 谷"品牌发布会举办。据了解,本次大会以"劳动教育砺心智 研学旅行促成长"为主题,将劳动教育实践 基地课程纳入"研学平谷"课程体系,推进平谷区教育、经济、文化综合实力提升,助力打造新时代首都 研学品牌。大会发布的100课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精品课程,充分挖掘了高大尚平谷的本土资源,覆盖 农事体验、科技实践、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 ...
中消协发布警示:这类“研学旅行”虚假宣传 千万别踩雷
央视网· 2025-09-11 02:44
央视网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广大消费者慎选研学服务,防范安全风险。 消费者在选择研学旅行服务时,应注意查验研学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例如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 营许可证等,避免选择无资质机构。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注 册信息、经营异常情况等,进一步核验机构资质真伪。 二、严防研学安全风险 安全是研学旅行的底线。在确保机构具备相应资质的前提下,消费者还应重点考察其安全保障能力,仔 细询问行程安排、活动内容、交通方式、食宿安排等具体信息,要求机构对监护人员配置、应急处理能 力、针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安全保障信息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消费者还应提前了解研学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地质条件、治安状况、医疗资源等信息,警惕研学 机构将未开放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区域作为开展研学活动的地点,谨慎判断安全风险。 中消协介绍,此前研学旅行服务质量不高、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安全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曾多次引发 社会热议。 研学旅行需求旺盛,部分经营者看准市场红利,以"自然疗愈"等噱头吸引家长,招揽生源,开展研学旅 行活动,但自身并无相应资质,也无法保障服务质量,威胁未成年人人身安 ...
让研学旅行成为行走的课堂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4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 同比增长21.9%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132亿元 增速超15% [1] 区域发展特色与创新模式 - 陕西省开发红色革命历史课程 云南省推出雨林科考项目 [1] - 形成研学+科技/非遗/生态等融合创新模式 [1] - 浙江绍兴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包括鲁迅故里文学体验 [1] - 福建武夷山设计生态+人文+茶文化研学线路 [1] 行业现存问题与挑战 - 课程设计存在重旅轻学倾向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衔接不足 [2] -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沙漠研学项目曾发生中暑事件 [2] - 专业人才匮乏 指导师专业结构单一且实践经验不足 [2] 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治理措施 - 需搭建国家级研学平台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 [3] - 建立跨区域资源联动机制开发主题线路 [3] - 支持高校开设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专业导师 [3] - 实行从业人员分级考核认证制度 [3] - 加强执法监管查处虚假宣传与安全失责行为 [3] - 推行家长体验官等制度构建多方共治格局 [3]
湖北推出“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3 22:14
据介绍,今年暑期,湖北计划组织超1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红色研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 绍,下一步将整合全省红色资源,擦亮"赤黄红"文旅品牌,推出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的研学产品。支持洪 湖等地挖掘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潜力,打造"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特色样板。(丁婕鄂文旅) 近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传承三大精神追寻红色 足迹"研学旅游产品暨"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活动在洪湖市举办。 活动通过情景讲述、诗歌朗诵、歌曲演绎、线路发布等形式,阐释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 丰富内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在研学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主办方现场发布了"赤黄 红"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包括1条全景线路、2条精品线路、3条深度游专线,线路串联起三国赤壁古战 场、黄鹤楼、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等景区。在"星火传递"仪式中,象征三大精神的火炬 传递到青少年手中,仪式后,洪湖市200名中学生代表深度体验"星火燎原.赤子初心"红色研学示范之 旅。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古都秀出新玩法
河南日报· 2025-08-07 23:51
文旅项目创新与沉浸式体验 - 开封府景区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南衙千秋月》 包含五大核心演艺和四处情境互动 通过水幕光影、分布式表演和角色互动重现宋代历史场景 [1] - 顺天门遗址博物馆结合光影技术与考古遗址展示 通过VR AR技术和短片演绎展现"城摞城"奇观 [3] - 开封市博物馆设置"宋代四雅"沉浸式体验馆 提供点茶、插花等传统技艺实践体验 [3] 夜间经济发展成效 - 开封市拥有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12家3A级以上景区开放夜游 形成"大宋不夜城"产品体系 [2] - 2023年上半年开封文旅市场接待量同比增长5.1% 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5% [3] 研学旅游发展态势 - 殷墟博物馆推出甲骨文面条等特色文创产品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教学开展研学项目 [3] - 安阳市2025年上半年研学人数达16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推动研学与工业经济、消费旅行深度融合 [4] - 以"乐游大邑商"等品牌为依托 博物馆协同联动发展研学产业 提升文化吸引力 [4]
高品质研学旅行需求旺盛
经济日报· 2025-07-24 22:03
研学旅行市场概况 - 研学旅行成为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细分领域之一 是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1] - 暑期是研学旅行高峰 历史遗迹 非遗技艺 民俗文化等主题产品尤为火爆 [2] - 出境游学产品需求旺盛 部分热门团提前1-2个月满员 形式拓展到户外运动 自然探索等多元主题 [2] 市场需求变化 - 研学旅行需求从传统文化 劳动实践向科技主题转变 例如合肥因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成为新兴目的地 [3] - 家长对研学旅行品质要求提高 亲子研学类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3] - 家庭教育观念转变 家长参与度上升 推动亲子研学产品发展 [3] 政策与行业发展 - 2016年11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推动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4] - 文旅 教育部门发布研学目的地和实践基地名单 各地推出主题线路和惠民措施 [4] - 研学基地数量显著增长 博物馆 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发特色课程 [4] - 企业向公众开放研学活动 形成多层次 多内容的研学基地体系 [4] - 旅行社 教培机构 互联网平台等超过3万家从业机构进入市场 [4] 产品与服务特点 - 研学旅行产品研发专业 执行成本偏高 需更高人员配比和安全保障 [7] - 行业需探索高质量普惠式发展道路 盘活文教旅存量资源 [7] 行业规范与挑战 - 研学旅行是教育 文化 旅游跨界融合行业 对专业性要求极高 [5][6] - 市场活跃但良莠不齐 需明确准入退出机制和完善监管制度 [6] - 近期实施3项行业标准 需加强资质管理和第三方评价体系 [6]
研学游进入转型期,行业机构如何应对
齐鲁晚报· 2025-06-30 21:19
本地夏令营与亲子游市场趋势 - 本地夏令营产品预订量同比下降 亲子团分流明显带动传统旅游上升 [2] - 山东康辉2025年GMV破亿 同比增长20% 亲子客群占比预计超六成 [2]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运民航亲子客群占比35% 众信旅游暑期出游人数同比增70% GMV同比增80% [2] 客源拓展与行业转型 - 教培行业波动导致研学机构订单减少 增设自有门店和扩大客源地成为新方向 [3] - 山东康辉济南门店达75家 同比大幅增加 省外订单显著增长(日照赶海亲子营在河南抢购 吉林100人团 辽宁80人团 内蒙古200人团) [3] - 山东新东方文旅通过直播推介 客单价万元釜山线路已成功成团 [3]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构建 - 山东新东方推出"大国栋梁"哈工大威海深度研学营 单价7000元 销售超200单 营收超150万元 [5] - 与埃德·斯塔福德合作"德爷荒野挑战赛"济南站 收客数百人 暑期计划推出多条精品韩国路线 [5] - 带队老师质量成为家长决策关键因素 人才建设被视作研学机构核心工作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研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产品力和人才储备成为竞争关键筹码 [4][5] - 山东新东方文旅预计暑期自有产品销售额达600万元 同比增长50% [5]
暑期来临,选择研学游、夏令营如何“避坑”
新京报· 2025-06-30 10:21
研学旅行市场概况 - 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现存研学相关企业超3.04万家,旅游相关企业超257.2万家 [2] - 中小学生是核心参与群体,研学产品类型多样,包括人文之旅、户外科考、军事训练、运动拓展等 [2] - 除旅行社和教培机构外,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公司、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市场 [2] 夏令营与研学项目的区别 - 狭义上研学旅行由中小学校组织并委托机构完成,而夏令营由旅行社、教培企业等面向C端用户组织 [3] - 夏令营课程设计更丰富,形式上接近研学旅行,导致两者常被混同 [3] 行业痛点与风险 - 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高质量内容供给和运营管理服务成为行业痛点 [4] - 市场存在机构鱼龙混杂、安全难保障、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4] - 专业人才短缺是最大瓶颈,急需既懂教育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4] - 研学导师认证体系不规范,部分机构用大学生兼职导致管理混乱 [4] 虚假宣传案例 - 部分研学产品以名校为噱头,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如清北夏令营可能仅参观校外场馆 [5] - 师资宣传存在水分,标注名校学生或教授但实际可能调换 [6] - 住宿标准模糊,如"优选营地""学生公寓"等表述易误导外地消费者 [6] - 法院案例显示,某旅行社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费并三倍赔偿11万余元 [7] 消费者选择建议 - 审查机构资质,涉及"吃住行"的活动需具备旅行社资质 [8] - 关注安全保障,优先选择有三年以上经验的机构 [8] - 课程应与校内知识点结合,师资需具备研学指导师资质 [9] - 价格需合理,建议拆解吃住行成本核算,避免盲目追求低价 [9] - 按学段选择产品,小学生重体验,初高中生可结合研究性课题或生涯规划 [9]
三峡旅游(002627)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1:18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立足“一区带动、一带联动、一流域拉动”布局,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主导者和中国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 [2] - 2023 年 12 月完成汽车销售和钢材供应链业务剥离,持续聚焦游轮旅游主业 [7] - 深化品牌战略布局,加大宣传创新力度,提升品牌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 [8] 游轮业务情况 - 第一批两艘省际游轮 2026 年 6 月和 12 月投入运行,第二批两艘 2028 年 6 月投入运行,达产年份预计营业收入 3.95 亿元,净利润 1 亿元 [2][3] - 正在建造的长江三峡省际度假游轮 2026 年投入运营宜昌至重庆航线,未来适时考虑开辟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航线 [3] 股权与资产相关 - 湖北三峡文控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取得湖北三峡文旅 100%股权,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直接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不变 [3] - 2023 年完成汽车销售和钢材供应链业务剥离,相关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7] 经营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受资产剥离影响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剔除因素后同口径营收同比增长 9.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7.94% [7]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987.41 万元,增长 7.5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5.73% [7] - 2025 年“五一”期间主要游船产品接待游客 12.22 万人,同比 2024 年增长 16.83% [5][14] 景区相关问题 - 三峡九凤谷 2023 年 10 月 22 日至 2024 年 4 月 27 日闭园提升,同区域竞争加剧致游客量低于预期影响收益 [6][7] - 公司游船运行航线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航区平缓,游船按抗风 9 级设计,配备救生设施,联合排查演练,特殊时期禁航限航保障安全 [10][11] 行业对比情况 - 参考旅游及景区板块(申万行业分类),2024 年度 22 家上市公司中 14 家盈利占比 63.64%,8 家亏损占比 36.36% [12] 其他业务情况 - 参股设立宜昌至喜弘仁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养老项目处开业筹备阶段 [12] 股东相关问题 - 三峡资本减持股份源于 2020 年定增股份,按规定无需预披露,减持合规 [13][14] 政策与建议回应 - 研究在码头、酒店等场所设免税商店的可行性 [4] - 如有并购重组等事项以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公告为准 [7][8][12][16] - “五一”假期“两坝一峡”游轮产品推出有奖打卡、竞猜和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 [18]
青年力量·乔庶良丨以研学旅游为锚 拓行业发展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4-29 08:38
公司转型背景 - 哈尔滨国际旅行社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省外贸旗下国企,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制,2014年转为民营[3] - 疫情前核心业务为出境游批发,曾推动哈尔滨至日本多条包机航线开通,覆盖日韩、东南亚及美国市场[3] - 疫情冲击导致出境游业务陷入寒冬,公司迅速调整战略,将深耕18年的研学业务升级为核心赛道[3] 研学业务发展 - 2006年受日本修学旅行启发,率先在东北地区布局研学业务[3] - 打造紫冰花研学品牌,与国家教育部门及地方政府合作,游学活动覆盖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3] - 累计带领超过5万名学生参与研学探索[5] - 与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合作开发独家课程,融入无人机、VR等科技体验[4] 产品与安全体系 - 借势冰雪旅游热度推出主题研学产品[4] - 每8-10名学生配备1名导师,保险投入翻倍,设置专职安全员及全流程应急预案[4] - 开发抗联红色线路、少数民族文化、高校主题游等四季产品,突破对冰雪IP的单一依赖[6] 技术与营销创新 - 运用AI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并接入OTA平台扩大客源[6] - 积极拥抱新媒体营销,全球私人定制产品要求定制师熟知当地文化、物价等细节[6] - 深化"旅游+教育""旅游+体育"融合模式,承接全球华人篮球赛等大型活动[6] 行业与战略定位 - 旅行社行业处于传统与现代转型阵痛期,AI技术带来运营挑战但需顺势而为[6] - 研学旅行契合国家素质教育政策,满足家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需求,市场潜力巨大[3] - 未来目标是通过旅程强化哈尔滨文化影响力,推动青少年教育延伸[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