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碳足迹

搜索文档
欧盟新电池法将生效 国内电池企业直面三大挑战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欧盟新电池法生效及影响 - 欧盟《新电池法》于8月17日正式生效 要求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 记录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及供应链等信息 [1] - 法规实施后中国电池企业出口欧洲需跨越三大障碍:补足碳足迹声明、满足材料回收与再生利用要求、应对电池护照信息披露挑战 [1] 中国电池出口欧洲市场地位 - 中国电池产能占全球77% 欧洲是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动力电池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0年14.9%上升至2023年34% [3] 碳足迹声明挑战 - 自2024年7月起出口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 需覆盖从矿产开采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环节碳排放数据 [4] - 中国企业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积累薄弱 面临供应链数据搜集困难、数字化工具不成熟、标准数据库不统一及国际互认机制缺失等难题 [4] 材料回收利用要求 - 新电池法要求动力电池使用再生材料达到一定比例 但中国尚未建立再生原材料使用认定机制 无法验证使用比例 [4] 电池护照信息披露挑战 - 自2027年2月18日起进入欧洲的动力电池需持有"电池护照" 需记录约90个强制性数据属性 包括制造商信息、合规认证、碳足迹、供应链尽职调查等 [5] - 新规导致中国电池进入欧盟市场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被部分解读为欧盟"绿色贸易壁垒" [5] 中国版电池护照启动 - 为应对欧盟要求 "中国版电池护照"项目已启动 旨在促进与欧盟电池贸易 寻求国际接轨和数据互认 [2][7] - 中汽数据牵头组织行业企业启动联合开发项目 已征集产业链机构组建顾问委员会 负责国际交流与数据互认 [7][8] 电池护照国际标准参与 - 电池护照由全球电池联盟(GBA)提出 中国企业中创新航、华友钴业、洛阳钼业参与GBA项目 宁德时代成为唯一入选GBA董事会的中国企业 [7] - 业界存在两种实施思路:整体接轨国际标准或区分出口与非出口电池 目前第二种思路更主流 [8] 中国企业零碳转型行动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已部署零碳转型战略 探索碳足迹、数字护照及回收溯源解决方案 [9] 中国电池溯源管理基础 - 中国早在2017年实施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 建有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和溯源监管平台 覆盖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2000多万套电池包 [10][11] - 平台记录100多项溯源信息 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 在残值评估和退役预测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11] 中欧数据共享差异 - 欧盟需通过新电池法补齐产业短板 而中国已有多年底层数据积累 但电池企业对于公开敏感参数(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存在顾虑 [10] - 中国电池大数据平台正从服务监管走向开放赋能 需解决数据孤岛和产业链衔接问题 [12] 中国电池法规完善进程 - 中国电池法规目前多针对汽车动力电池且层级不高 工信部将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提升监管约束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