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张精良返乡创业踏上二十余年归农路 牵头合作社带动特色种植2000亩
长江商报· 2025-09-29 03:24
"农业周期长、风险大,没有情怀和坚持走不下去。" 九月末的鄂州,秋风吹过临空港旁的蔬菜大棚,卷起阵阵清新的泥土气息。电话那头,56岁的湖北归元 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精良声音洪亮,和长江商报记者聊起自己的人生轨迹,像翻开一本浸着 汗水与情怀的书——从1994年村里的年轻会计,到广东中山灯具厂的普通工人,再到统管六省市业务的 华北区经理,最终却选择回到鄂州的田埂上,一头扎进农业里,这一转,便是二十多年。 曾经穿梭于写字楼与建材市场的张精良,如今习惯了脚踩泥土、俯身大棚的日子。这份选择,让他从都 市的霓虹里抽身,一头扎进家乡的田野间。 如今,他牵头的合作社已颇具规模:拥有蔬菜大棚350亩,水果大棚100亩,食用菌大棚50亩,露天种植 面积76亩,合作社更是辐射带动附近村民从事特色种植规模达到2000亩。这些错落分布的棚区与田地, 不仅是他二十余年归农路的见证,更藏着他扎根乡土、回馈家乡的初心。 从霓虹灯下到泥土芬芳 从一名雷厉风行的大区市场经理到躬耕陇亩的新农人,张精良用了二十余年。 1994年,张精良还是鄂州村里的一名会计,后来做了民兵连长。当后备干部时,他又获得政策上的支 持,在鄂州大学学习了三年。 然 ...
中国本来可以成为“农业克苏鲁”的,但被我们给吃没了
虎嗅· 2025-08-08 08:42
核心观点 - 中国农业产能规模巨大但内需旺盛 导致主要农产品需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形成"农业克苏鲁"现象[3][8][10] - 中国在蔬菜水果领域人均消费量全球领先 肉类及水产品消费量被统计口径低估 实际消费水平远超官方数据[5][23][30] - 通过菜篮子工程和技术创新 农业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品质提升的转型 电商平台进一步优化产销效率[55][70][96] 主粮供需 - 小麦年产量1.3亿吨略低于1.4亿吨消费量 水稻产量2.1亿吨略低于2.2亿吨消费量 玉米产量2.8亿吨略低于3亿吨消费量[11] - 三大主粮本土产能与消费量基本匹配 每年仅需少量进口补充[11][12] 肉类消费 - 猪肉年产量5000万吨占全球一半 但仍需进口数百万吨满足需求[15][16] - 人均猪肉消费量40公斤/年 与欧盟持平 远超全球13公斤/年的平均水平[17] - 牛肉羊肉鸡肉产量虽居全球前列 仍需大量进口才能满足消费[31] 水产品统计差异 - 官方统计人均水产品消费量13公斤/年 远低于全球21公斤/年 因仅计算家庭购买数据[23][25] - 实际人均水产占有量达50公斤/年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一倍以上[30] - 水产品净进口国 进口量460万吨高于出口量380万吨[22] 蔬菜主导地位 - 全球蔬菜年产量11亿吨 中国占8亿吨 其他国家共享3亿吨[32] - 出口品类以大蒜生姜等调料类为主 绿叶菜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3][34] - 人均蔬菜消费量为欧美国家的6-7倍[36] 水果供需特征 - 全球水果年产量9亿吨 中国占3.2亿吨 仍净进口700万吨[35] - 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国产化后 年产量从不足500吨增至200万吨 价格从300元/斤降至3-5元/斤[38][39] - 人均水果消费量为欧美国家的6-7倍[36] 农业工程发展 - 1988年启动菜篮子工程 1995年建成80多个大中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55][57] - 1985-1993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从350元增至1058元 主食消费量从135公斤/年降至98公斤/年[58][59] - 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实现"西菜东送 南菜北运"的全国调配体系[63] 技术创新应用 - 在新疆养殖三文鱼大闸蟹 甘肃量产南美对虾 沙漠改良土壤种植庄稼[72][73] - 国信一号养殖工船年产量3700吨大黄鱼 创造1亿元年利润[74][79] - 26层立体养猪场年出栏120万头 用工效率达每人管理1500头猪[80][81] 数字化农业 - 通过传感器建立农作物生理模型 实现番茄种植的工业化管理[84][87] - 冷链机器人可在零下30度环境作业 精度达±5mm[90] - 中老铁路将果蔬运输时间从7-10天压缩至48小时 损耗率降至个位数[90] 电商赋能农业 - 拼购模式聚合分散需求 实现产地直连消费者 减少中间环节[96][97] - 提前仓储高需求农产品 实现当日达次日达的物流效率[98] - 电商平台介入使农产品销路得到保障 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101] 产出成果 - 2017年中国副食品消费量超越日韩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66] - 全国蔬菜产量较十年前增长30% 水果产量增长44%[91] - 19岁男女平均身高分别达175.7cm和163.5cm 居东亚第一[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