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车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谁杀死了哪吒?
晚点Auto· 2025-08-21 10:54
核心观点 - 公司从2022年新势力销量第一迅速滑落至2025年停工停产 体现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管理层战略误判、组织失能和资源错配的共同作用结果 [2][3] 市场表现与战略失误 - 2022年凭借低价策略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年销量超15万辆 但其中2万多辆为"零公里二手车" 实际存在渠道压货行为 [4] - 2023年成为唯一销量下滑的新势力 因价格战加剧和产品优势被追平 比亚迪等主流品牌将带辅助驾驶车型价格压至10万元内 [13] - 2024年主力车型哪吒L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台 35天订单超3万台 但供应链脆弱导致缺件停产 [11] - 2025年6月公司仅剩不足千人 进入重整阶段 [24] 产品定位问题 - 2023年推出哪吒S(售价19.98万-33.88万元)和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冲击高端 但月销仅千台左右 被内部质疑小众车型难以规模化和品牌支撑不足 [7][9] - 暂停大型7座SUV项目为GT让路 资源倾斜导致机会成本 [11] - 哪吒L起售价13.99万元 比同级零跑C16便宜近3万元 但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保障供应 [11] 组织管理缺陷 - 决策高度集中 前CEO张勇个人意志主导关键决策 如取消哪吒S物理按键导致上市后重新开模损失超400万元 [16] - 派系林立 主要来自奇瑞、北汽和外招副总裁体系 工作表现不如派系归属重要 [17] - 直营体系存在利益输送 部分管理层将客户资料导向经销渠道 [17] - 2024年底多位高管离职 包括助理总裁刘业鹏、CTO戴大力等 [23] 供应链与资金问题 - 三电系统长期由关联公司舟之航供应 价格高于市场 如某版本电池总部报价9.5万元比门店自采高1万元 累计40万辆车中一半使用该电池则成本差额达数十亿元 [18][19] - 2024年底银行贷款余额从2023年底38亿元骤降至3亿多元 因银行抽贷 [23] - E轮融资估值从400多亿元大幅下调至60亿元 计划融资40-45亿元未能落地 [23] - 直营门店成本过高 一线城市单店年成本约650万元(租金400万+人工200万) [21] 错失关键机会 - 2023年错失与大众合作2.0架构机会 报价不到小鹏一半但因决策迟疑被搁置 [15] - 2024年底智能化团队与合肥市政府合作成立新公司计划因半薪延薪引发负面舆论而终止 [19]
阿维塔发函斥不实言论,比亚迪进入罗马尼亚市场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2:34
阿维塔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发布律师函,要求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删除质疑阿维塔12风阻系数的不实言论并置顶道歉30日[1] - 该博主此前发布多篇质疑文章及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 - 阿维塔在中国汽研风洞实验室公开直播实测,结果显示120kph风速下风阻系数为0.217,全程由公证处公证[1] - 公司认为博主言论超出合理质疑范畴,严重误导公众并损害品牌声誉[1] - 事件反映出市场对新兴汽车品牌性能数据透明性的高度关注[1] 蔚来子公司欠税事件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新增欠税公告,欠税金额3.96万余元,税种为印花税[2] - 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册资本180亿人民币,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2] - 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等[2] 极星汽车召回事件 - 极星汽车在美国召回3664辆Polestar 3汽车[3] - 召回原因为挂入倒档时后视摄像头图像可能无法显示,增加碰撞风险[3] - 解决方案为通过经销商免费更新软件或进行OTA软件更新[3] 比亚迪进军罗马尼亚市场 - 比亚迪正式进入罗马尼亚市场,引入海狮07 EV、海豹、宋PLUS DM-i及元UP车型[4] - 计划2025年底前在罗马尼亚五大城市拓展超30个销售点[4] - 自2021年启动"乘用车出海"战略以来,已进入瑞士、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市场[4] - 海外工厂覆盖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地,柬埔寨工厂年产能1万辆,预计年底投产[4] - 一季度柬埔寨工厂已获近千订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