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经济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矿坑重生到竹业价值再造,安吉实践解码可持续发展“两条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15:06
废弃矿坑生态改造项目 - 深蓝计划项目原为300亩废弃矿坑 经改造后成为集悬崖咖啡 露营休闲 窑洞参观于一体的户外生态综合体[2] - 项目采用三步改造法则 第一步生态修复清理垃圾加固边坡 第二步微改造建咖啡馆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步通过两入股三收益模式分配收益 村集体持股20% 村民持股29% 公司持股51%负责运营[2] - 咖啡馆单日销量超8000杯 年营收比肩昔日开矿产值 项目两年实现5000万元销售额 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2] 竹林碳汇产业发展 - 安吉县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形成资源收储-平台交易-收益返农闭环[4] - 87万亩毛竹林每年碳汇增量达120万吨 按每吨68元碳价计算 年碳汇产值可达2300万元[3][4] - 119个行政村竹林资产均超千万元 村集体靠碳汇交易年均增收85万元 每家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4] 竹产业链价值提升 - 竹产业实现从砍竹卖材到全链增值转型 涵盖竹材 竹笋 竹家具 竹地板 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5] - 鸣竹竹业年产竹牙刷2000万支 可替代300吨塑料 年产值1000多万元 产品远销韩国 澳大利亚 日本及欧美市场[5] - 竹钢强度达普通钢5倍以上 可用于高速公路护栏 风车叶片 竹粉可制作医疗用具和土壤改良剂[5] 企业绿色制造实践 - 恒林股份全面引进光伏发电 年发电量约1800万度 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2.8万余吨[7] - 公司通过工艺材料革新降低VOC排放 建立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使单件产品能耗下降约5%[7] - 企业以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双轮驱动 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市场 在瑞士和越南设有生产基地[7]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安吉县探索出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两条路径 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建构使生态资源变现为自然资本[6] - 生态经济化侧重资源变现 经济生态化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6] - 竹产业成为绿色支柱产业 竹林固碳能力达同等面积森林1.5倍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3][5]
六五特刊 | 一个湖与一座城的相互成就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0:05
太湖治理成效 - 太湖湖体30年来首次实现全年平均水质达Ⅲ类,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中首个实现全年"良好"湖泊[1] - 2008年—2024年累计投入135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1] - 首创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船"太湖之星",有效降低太湖湖体内源污染物释放[1] 产业转型与污染控制 - 无锡市持续推进化工行业整治,减少入湖污染物排放,倒逼低端落后产能腾退提升[2] - 周铁镇百余家化工厂等高污染行业企业全部退出,2024年新引入产业总产值超250亿元[2] - 太湖流域产业绿色转型推动污染负荷减轻,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2]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 - 建成超80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净化入湖水体并提供栖息环境[3] - 2024年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升至3.12,首次达到"优秀"等级[3]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物频频现身[3] 环境质量与公众满意度 - 无锡PM2 5浓度大幅下降60 3%,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升26 2个百分点[3] - 2024年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为95 2%[3] - 连续十年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年度首个全局性会议主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