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设施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从环保设施开放看见治理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8-10 02:09
环保设施开放现状 - 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已达6批2512家,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1] - 开放格局形成"老四类"(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废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新四类"(石化、电力、钢铁、建材)的体系 [1] 开放形式创新 - 开放方式从传统实地探访扩展到线上直播,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展示设备运行 [3] - 设备运行数据可直观呈现、实时获取,公众可随时在线查看环保设施 [3] 行业参与案例 - 南京金陵石化通过邀请居民代表走进企业,开展闻气味、听讲解、看生产等活动,扭转公众对石化行业"高污染"的认知 [2] - 企业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成功可获得100元手机话费奖励 [2] 开放成效 - 开放环保设施能直观展示保护成效,传播环保知识,凝聚生态文明共识 [1] - 通过亲身体验有助于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激发绿色发展热情 [1] - 开放设施可减少"邻避效应",增进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互信 [2]
46家石化企业向公众集中开放
新华网· 2025-06-04 06:12
行业环保设施开放活动 - 2025年石化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集中开放活动在江苏南京金陵石化举行,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石化联合主办,全国46家石化企业以线下或"云参观"形式参与[1] - 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起推动4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2024年底拓展至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2025年3月公布第一批开放单位,中国石化19家单位入选[1] - 石化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环保设施开放是回应公众关切和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旨在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2] 地方政府与企业参与 - 江苏省以"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将环境科普、生态研学、志愿服务结合,打造精品开放活动,提升社会"含绿量"[2] - 中国石化作为国有骨干企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厂转型为"生态花园",以美丽石化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3] - 中国石化以活动为契机深化开放工作,拓展开放深度、强化公众参与、讲好石化故事,展现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3] 活动成果与影响 - 中国石化自2013年开展"开门开放办企业"活动,2016年升级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品牌,百余家企业持续参与[4] - 截至目前累计举办超5000场开放活动,接待27万参观者,超2亿人次"云游览",成为工业企业规模最大、央企首个品牌化开放活动[4] - 活动荣获生态环境部优秀参与单位、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多项荣誉[4] 活动具体内容 - 现场连线观看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江苏石油等企业开放活动,考察金陵石化环保设施,了解近零排放项目和公众开放日情况[3] - 约80人参加活动,包括生态环境部、石化企业、上下游企业、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环保社会组织等代表[4]
从“厂区禁区”到“开放景区”,南京做对了什么?
南京日报· 2025-05-27 23:39
国家级环保盛会 - 5月29日全国石化行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启动仪式将在南京金陵石化举行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 [1] - 2018年南京已举办首次全国环保设施开放现场观摩会 其经验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 [1] 石化行业环保设施开放实践 - 金陵石化将占地1万平方米的荒山改造为"石化版莫奈花园" 成为公众开放日热门打卡点 [2] - 开放内容涵盖脱硫脱硝装置展示 年加工1000万吨原油的炼油四部现代化操作系统 [2] - 2012年起邀请人大代表等参观 2016年常态化开放 累计接待公众1.3万人次 [2] - 企业通过开放扭转"高污染"刻板印象 设立100元话费奖励公众监督举报机制 [2] 南京行业领先地位 - 南钢 扬子石化等企业在生态环境部拓展"新四类"前已主动开放厂区 [3] - 南京8家单位入选首批"新四类"开放名单 数量居全省第一 并参与编写行业开放指南 [3] 沉浸式环保教育创新 -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45米大屏展示能源管理全流程 融合AI 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 [4] - 开放智能工厂 钢铁博物馆等场景 学生可体验3D炼钢过程 购买文创产品 [4] - 扬子石化展示船舶洗舱技术 金陵电厂设微缩景观 梅钢开放4条现代化产线 [6] 数字化开放形式 - 2022年南京首创环保设施直播活动 企业高管在线讲解电子废弃物处理流程 [7] - 推出"云参观"短视频系列 2024年线上直播观看超10万人次 [7] 生态文化融合 - 开发科普漫画 文创产品 手绘地图等衍生内容 [8] - 策划5条"美丽南京"生态文化体验线路 推动"生态+"模式创新 [8] - 计划培养"小小讲解员" 组建"金牌环保主播"团队 深化开放成效 [8]
安徽扎实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01:35
环保设施开放工作总体情况 - 2024年安徽省109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累计完成线下开放850次 线下参与人数达23505人 [1][7] - 另有4家未纳入微信小程序管理的开放单位完成线下开放101次 参观人次达3989 [1][7] - 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1][7] 工作机制与部署 -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环保设施开放工作纳入年度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实施年初部署、年内调度、年终考核的闭环管理 [2][10] - 马鞍山市推行"八个一"标准化开放模式 涵盖领导班子、接待地点、讲解人员、参观路线等核心要素 [2][10] - 阜阳市通过微信群督促20家开放单位制定活动计划 六安市出台专项方案明确开放对象、方式及时间要求 [2][10] 重要节点集中开放 - 利用六五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开放活动 期间109家单位完成线下开放204次 接待参观6754人次 [3][11]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组织30余名小学生及记者参观辐射监测设备 科普核安全知识 [3][11] - 铜陵市组织学生参观废旧家电拆解过程及环境应急监测车 实现零距离接触 [3][11] - 黄山市结合地球日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及变废为宝手工活动 [3][12] 分众化开放策略 - 针对中小学生:六安市组织30名小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 实地体验污水净化过程 [13] - 针对社会居民:亳州市邀请70位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参观设施 展示污水处理成果 [13] - 针对大学生:芜湖市侧重展示垃圾发电工艺及污水处理设施构造 黄山市组织观摩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 [14] 创新与区域协同 - 首次开展长三角省域联动 组织三省一市青少年赴铜陵、黄山参观环保设施及教育基地 [9][15] - 安徽省监测中心编制现场指南 配备20名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志愿者讲解员 [16] - 马鞍山市搭建VR全景体验平台 实现环保设施360度在线参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