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 有力促进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16:33
(原标题: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 有力促进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和渔业大国,中国于2023年6月27日批准接受该协定,是率先完成批约程 序的世贸组织主要成员。中国将认真履行《协定》生效后各项义务,为促进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作 出中国贡献。完成好履约工作是我国参与全球渔业多边治理的重要一步,也是中方落实全球治理倡议的 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渔业补贴政策与渔业管理制度更加科学精细、可持续,提高我国海洋综合 管理能力,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 《渔业补贴协定》于2022年6月在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协定》达成历时21年,是世贸 组织协定中谈判时间跨度最长的协定,是世贸组织成立30年来缔结的第二份全新的多边协定,也是世贸 组织首份旨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定,将有效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协定》是近年来世贸组织达成的重要谈判成果。当前世贸组织正遭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严峻 挑战,《协定》顺利生效实施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世贸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将增 强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为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注入动能。 《协定》要求取消非法、未报 ...
希腊研究显示地中海升温威胁海洋生态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8-04 12:06
希腊多家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地中海海水升温趋势显著,严重威胁这一区域海 洋生态系统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希腊《每日报》4日援引希腊研究和技术基金会海洋学家索菲亚·达马拉 基的话说,1982年至2023年间,地中海海域海面年均升温0.041摄氏度。(新华社) ...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5年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状况评估》报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2 09:11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现状 - 全球64.5%海洋鱼类种群处于可持续捕捞状态,35.5%面临过度捕捞,且过度捕捞比例每年上升约1% [1] - 10种捕捞量最大的海洋鱼类中60%种群处于生物可持续状态,但深海物种仅29%可持续捕捞 [1] - 东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可持续捕捞比例分别达92.7%和85%,南极地区实现100%可持续捕捞 [1] - 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可持续捕捞比例仅35%,东南太平洋、中东大西洋等地区比例低于50% [1] 区域管理成效与挑战 - 东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因长期投入及健全管理框架,可持续捕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1] - 机构能力不均、治理体系不健全、研究数据缺失导致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不平衡 [2] 政策建议与行业行动方向 - 报告呼吁各国建立基于科学的决策机制、监管体系及合规要求,以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2] - 需推广成功管理经验,弥补能力短板,构建可持续水产食品体系以应对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需求 [2] 报告背景与权威性 - 报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覆盖全球所有海洋捕捞区,涉及200多个机构、90多国650余位专家 [2] - 评估采用科学方法分析渔业资源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发布 未来十年我国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5 00:01
水产品产量展望 - 2034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达7874万吨 较基期增长10.7% 年均增长率1.0% [2] - 养殖产量将达6561万吨 占比提升至83.3% 较基期增长12.9% 年均增长1.2% [2] - 捕捞产量稳定在1300万吨 受渔业资源保护政策影响 [3] 养殖技术发展 - 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精准控制环境显著提升产量 沿海地区对虾产量大幅增长 [2] - 科技进步和养殖模式创新推动养殖效率提升 [2] 消费市场趋势 - 2034年水产品总消费量预计达8306万吨 较基期增长12.3% 年均增长1.2% [4] - 加工消费量将达3619万吨 较基期增长18.8% 年均增长1.7% [4] - 直接食用消费量将达3534万吨 较基期增长12.3% [5] 消费结构变化 - 消费向多样化、品牌化、便利化方向发展 [4] - 即食三文鱼等加工产品受市场青睐 [4] - 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需求增长显著 [5] 进出口贸易 - 2034年进口量预计达807万吨 较基期增长20.1% [6] - 高端水产品如三文鱼、北极甜虾、帝王蟹进口需求增长 [6] - 出口量稳定在375万吨 较基期减少4.7% [6][7] 市场供需与价格 - 消费增长略快于产量增加 供需基本平衡 [7] - 价格呈现稳中有涨趋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