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研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粒种子”到“万里海疆” 三亚崖州湾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社· 2025-09-27 09:18
农业科技创新 -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丝优98香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 箐两优3261在3‰-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400公斤 [1] -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于2021年5月12日揭牌成立 吸引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种子集团 隆平生物等顶尖机构入驻 [1] - 崖州湾科技城提供从科研 种植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加速育种成果转化 [2] 深海科技发展 - 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于2024年7月完成海试 突破国内深海采矿车4000米水深大关 [2] - 三亚崖州湾具备独特区位优势 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 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248公里 科考船可当天往返 [2] -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 上海交大深海研究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招商局集团等重点机构已入驻 构建开放共享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 [2] 产业集群建设 - 崖州湾科技城在5年内从海边荒滩发展为现代化科创高地 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1] - 科技城通过集聚科研资源与产业资源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的跨越式成长 [3] - 产业集群效应加速释放 为育种创新和深海研究提供强大协作平台 [1][2]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在南海成功海试
新华网· 2025-08-24 08:45
深海装备技术突破 - 自主研制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完成4140米海试 成为新型科考利器 [1] - 海琴号搭载高清摄像机 多功能机械手 探测传感器 具备自动定向 悬停定位 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 [2] - 海琴号在320米 1600米和4140米深度成功采集海绵 海星 海参 深海鱼类 海底岩石及沉积物样品 [5] 多机构协同作业 - 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海琴号 为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定制深海电动ROV系统 [2] - 航次集结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19个单位89名队员 [6] - 我国首次实现两套不同深度不同功能深海装备(海琴号ROV与海斗一号ARV)同船作业 [8] 科考应用成果 - 海琴号通过由浅入深多次下潜验证全部技术指标 达到设计目标与要求 [6] - 设备在深海成功放置标识 并通过12屏监控系统实时传输海底作业画面 [5][7] - 本次实践为构建多样化深海任务安全作业流程提供重要依据 [8]
新华全媒+|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在南海成功海试
新华社· 2025-08-24 08:25
深海无人潜水器技术进展 - 中国自主研制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完成4140米海试作业 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和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 [1] - 系统搭载高清摄像机、多功能机械手和探测传感器等科考设备 重达3.6吨 通过船艉A型架实施布放回收操作 [1] - 在320米、1600米和4140米深度成功采集海底沉积物、海绵、海星、海参、深海鱼类及岩石等科研样品 [2] 科考装备协同作业突破 - "中山大学"号科考船首次实现"海琴"号ROV与"海斗一号"ARV两套不同深度及功能的深海装备同船作业 [3] - 作业团队由19个单位89名成员组成 包括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 [2] - 通过由浅入深的多频次下潜验证 设备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 为常态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 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能力 - 水面监控动力站配备12组显示屏实时传输潜水器作业画面及数据 实现4140米深度坐底采样操作 [2] - 光电复合缆实现深海作业"现场直播"功能 科考团队可实时观看并讨论探测数据与影像资料 [2] - 系统成功在深海放置标识物 并采集到具有科研价值的海底生物与地质样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