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最高法发布首份聚焦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的司法规范性文件
新京报· 2025-09-25 09:34
明确完善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对接机制,提出依法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大与国际调 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和监督仲裁发展,发挥"一站式"国际 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作用,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施行临时仲裁制度;发挥国际商 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建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提供专家意见程序机制等,为国际商事争议提供公正高 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 《意见》聚焦如何切实破解制约国际商事审判质效提升的难题及痛点,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从优化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健全诉讼便利机制、健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适用 机制、完善域外法查明机制、创新法庭运行机制六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创新举措。 涉外法治人才在涉外司法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意见》明确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完善国际商 事法庭法官及工作人员调配和选派机制,保持国际商事审判队伍的相对稳定。探索建立法官分层培养模 式,提升法官运用国内国际法律、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最高人民法院9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 展服务保障高水平对 ...
最高法:搭建区域性国际商事多元解纷平台
新华网· 2025-09-25 07:54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刘硕)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系统谋划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和地方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协同发展的举措和 路径,形成布局合理、公正高效、特色鲜明、服务便捷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格局,扩大我国国际商事法 庭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实现诉讼与调解、仲裁的有机衔接,意见提出完善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对接机 制,搭建区域性国际商事多元解纷平台,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国际商事争议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健全国 际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加大与国际调解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合 作。意见明确,完善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受理重大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机制;加强与国际仲裁机 构的合作。 意见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选育管用和协同培养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提出要提升法官运用国内国际法律、 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促进国际商事法庭和相关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增强国际 法理论和审判实务研究。 在创新完善审判机制方面,意见从优化案件管辖机制、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健全诉讼便利机制、健全国 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准确适用机制、完善域外法查明机 ...
全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8-23 00:11
会议核心内容 - 省委依法治省办召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 通报情况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1] -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1] - 会议要求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工作人才需求 加快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1] 人才培养措施 - 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作用 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等平台加快人才培育 [1] - 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方式方法 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精准对接涉外工作领域需求 [1] - 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联动机制 营造资源共享 人才共育 平台共建的浓厚氛围 [1] 队伍建设要求 - 加强涉外法治干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强化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 [1] - 提升涉外法治工作能力水平 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省作出更大贡献 [1] 参会代表 - 有关部门 高校 企业以及法律服务机构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2]
规则衔接促进大湾区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24 22:23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体系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3个关税区、3种货币、3种法律制度,需加快建设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1] - 粤港两地于2023年11月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建立在线数字身份互认体系[1] - 2023年12月粤港澳跨境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实现出行、通关、支付、证件办理等跨境公共服务功能[1] 生物医药产业与医疗制度创新 - "港澳药械通"政策允许港澳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使用[2] - 广东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政策,锚定万亿元产业规模[2] - 已有530余名港澳律师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提供涉外法律服务[2] 金融服务与开放政策 - 202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文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扩大开放试点[3] - 粤港澳三地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3] - 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开放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考试[3] 青年创业与人才政策 - 广东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支撑体系[3] - 粤港澳三地需加大政策牵引力度,解决青年人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3] 大湾区共通标准与市场一体化 - 粤港澳发布"湾区标准"共235项,涉及食品、物流、养老等30多个领域[4] - 超过1000家企业声明使用"湾区标准",降低认证检测成本[4] - 需继续扩大"湾区标准"覆盖面、认知度和采用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