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则衔接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大湾区丨要素流动、规则衔接——“前海模式”助力大湾区高水平开放
新华网· 2025-08-18 06:28
要素跨境流动 - 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首次测试成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数据可传输至香港"医健通"系统 [2] - 征信报告等信息已在前海实现跨境流通,超过30家内地中小企业通过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完成征信数据验证,成功在香港获得贷款总额超过1亿港元 [2] - 前海将加快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等探索实践,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 跨境金融创新 -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中银香港落地国内首单大宗商品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实现跨境数字货币结算2亿元 [3] - 数字货币桥业务实现银行间点对点支付,提供7×24小时不间断账户及结算服务 [3]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率先落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创新成果 [3] -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已超500家,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收支达1.15万亿元 [4] 跨境执业便利化 - 前海妈湾十九单元学校是首批试行"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吸引105位香港工程专业人士参与 [5] - 已有26类港澳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可直接或备案后在前海执业 [6] - 前海出台工程建设、涉税、文化旅游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支持港澳专业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6] 制度创新成果 - 前海通过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前海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 15年来前海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 [3] - 前海持续推动港澳职业资格与内地职业资格体系衔接,逐步建立全球专业人才便利服务体系 [6]
规则衔接促进大湾区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24 22:23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体系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3个关税区、3种货币、3种法律制度,需加快建设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1] - 粤港两地于2023年11月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建立在线数字身份互认体系[1] - 2023年12月粤港澳跨境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实现出行、通关、支付、证件办理等跨境公共服务功能[1] 生物医药产业与医疗制度创新 - "港澳药械通"政策允许港澳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使用[2] - 广东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政策,锚定万亿元产业规模[2] - 已有530余名港澳律师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提供涉外法律服务[2] 金融服务与开放政策 - 202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文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扩大开放试点[3] - 粤港澳三地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3] - 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开放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考试[3] 青年创业与人才政策 - 广东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支撑体系[3] - 粤港澳三地需加大政策牵引力度,解决青年人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3] 大湾区共通标准与市场一体化 - 粤港澳发布"湾区标准"共235项,涉及食品、物流、养老等30多个领域[4] - 超过1000家企业声明使用"湾区标准",降低认证检测成本[4] - 需继续扩大"湾区标准"覆盖面、认知度和采用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