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抑制

搜索文档
专家:消费者终将承担关税成本,这可能抑制消费并拖累经济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2 13:50
关税政策影响 - 消费者将承担至少部分特朗普关税成本 导致消费受到抑制 [1] - 消费占经济体比重达70% 关税政策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1]
程实: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偿付压力如何挤出消费︱实话世经
第一财经· 2025-07-20 12:40
学生贷款偿还政策恢复的影响 - 2025年美国联邦学生贷款的还款与征信宽限政策结束,信用评估机制全面恢复,导致近600万借款人贷款逾期90天或以上或违约 [1] - 超过220万名新增拖欠学生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评分下降100多分,其中超过100万人下降至少150分 [5] - 30~49岁人群逾期借款人占比增加最快,他们面临房贷、子女教育等多重支出压力,消费能力被削弱 [8] 信用评分下降的连锁反应 - 联邦学生贷款借款人逾期90天以上的比例从2020年2月的11.7%升至2024年4月的31% [2] - 信用评分下降导致借款人难以申请新车贷款、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即便获批也将承担更高利率 [5] - 信用评分下降还会影响求职背景调查、租房申请和保险定价,形成"债务挤出消费"的负向循环 [5] 中低收入家庭的压力 - 拖欠学生贷款的借款人集中在中低收入家庭(家庭收入不足5万美元),他们被迫削减旅游、娱乐等可选消费 [7] - 高收入家庭储蓄充足、信用稳定,消费能力未受显著冲击,导致美国消费市场结构性裂变 [7] - 南部及低收入州的学生贷款拖欠率更高,区域性经济活力可能减弱 [12] 结构性不平等问题 - 非洲裔和拉美裔等少数族裔群体的贷款拖欠比例普遍高于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与就业机会不均加剧还款压力 [15] - 未完成四年制大学或就读社区大学的借款人更容易违约,形成"高投入、低回报"困境 [15] - 学生贷款问题折射出美国社会收入差距、教育资源失衡等深层次结构性不平等 [17][19]
好书推荐·赠书|《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1 10:30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面临"宏观消费抑制之痛"和"总需求不足之困",需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最大消费社会"转型,这需要财政政策转向民生财政、货币政策开辟直达消费端的传导通道,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深化收入体制改革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1] - 消费率过低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一般性政策调整难以见效,需推动增长方式重大转变和结构性改革 [5][6] - 书中提出"10万亿元消费繁荣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转型、货币政策调整、收入改革、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振兴和创新驱动等多维度措施激活消费潜力 [11][15] 目录总结 消费抑制与转型挑战 - 消费抑制导致严重后果,需释放消费潜力,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包括体制机制问题 [8][9] - 向消费型社会转型面临挑战,需借鉴国际经验避免苏联和日本的过度投资陷阱 [9][10] 财政与货币政策转型 - 财政政策需从建设财政转向民生财政,提出民生财政的合理规模与资金来源 [11] - 货币政策需从防通胀转向防通缩,建立新目标和新机制以扩大内需 [11] 收入改革与产业重构 -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是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需深化收入端改革 [12][15] - 服务业发展缓慢加剧总需求不足,产业重构需从服务业入手促进消费繁荣 [15] 民营经济与创新驱动 - 民营经济是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繁荣的活力之源,需大力发展以促进就业和消费 [15] - 创造新需求需通过创新打开需求天花板,推动消费繁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