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出海

搜索文档
亚太股份年内斩获41.94亿定点 积极拓市场总资产75.23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9-10 23:59
订单获取情况 - 公司获得国内某头部新势力品牌主机厂定点通知 提供某平台后制动钳总成(带EPB)及前制动盘产品 项目生命周期4年 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约为5.14亿元 预计2027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1][2] - 2025年以来累计获得7个定点通知 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达41.94亿元 订单涵盖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头部新势力品牌及国外客户 产品包括集成制动控制模块(IBS onebox)、前卡钳、鼓式制动器、制动卡钳总成(带EPB)、EPB产品等核心制动系统部件 项目周期4年至7年不等 量产时间主要集中在2026年一季度至2027年三季度 [1][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逐年攀升 分别为36.31亿元、37.50亿元、38.74亿元、42.6亿元 同期净利润由4390万元增至2.13亿元 期间增幅达到385.19%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2亿元 同比增长29.75% 实现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92.12% 实现扣非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98.22% [3] - 总资产稳步增长 2020年至2024年由55.39亿元增长至70.08亿元 期间增幅达到26.52%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增长17.03%至75.23亿元 创历史新高 [1][6] 研发投入与专利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29亿元 具体年度投入分别为1.59亿元、1.7亿元、1.94亿元、2.37亿元、3.15亿元、1.54亿元 [1][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共获得有效专利757项 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595项、外观专利13项 [1][6] - 公司在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线控制动系统(IBS)等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6]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制动器行业龙头 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生产汽车液压ABS的企业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1][4] - 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南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进入大众、通用、本田、日产、Stellantis、马自达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采购平台 [5] - 2025年1—7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商品出口金额达76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3% 占全国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58.7% 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5]
驳船运输开启汽车零部件出海新通道
环球网· 2025-08-21 03:40
物流与运输模式创新 - 小漠港至盐田港外贸内支线于7月29日开通 首次实现80个重箱集装箱汽车零部件运输 航程10小时 [1] - 驳船运输较公路运输每柜成本降低约30% 且不受天气和拥堵制约 [2] - 未来将采用盐田港水路提柜模式 进一步减少通关时间和经济成本 [2] 汽车零部件出口表现 - 深圳大鹏海关1-7月监管出口汽车零部件145.4亿元 同比增长9.2% [1] - 中国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涵盖轮胎/车灯/制动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排气系统等多品类 [1] - 汽车零部件出口除直供整车制造外 还满足海外工厂和维修需求 [1]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 盐田港前7个月出口新能源汽车11599辆 同比增长75% [2] - 海关通过提前申报和抵港直装等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和物流时间 [2] - 海关监测全球政策法规变化 优化监管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 [2]
无锡振华: 无锡市振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16:12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反映公司信用状况未发生重大变化[4] - 2024年总资产达48.53亿元,同比增长5.9%,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36.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9亿元,同比提升10.6%,但现金短期债务比0.49,短期偿债能力偏弱[4][28] 业务板块表现 - 冲压零部件业务收入14.84亿元(占比61.98%),同比增长16.64%,毛利率提升至16.76%[15] - 分拼总成业务收入4.39亿元(占比18.35%),同比下滑25.73%,毛利率下降至21.91%,主要受欧盟反补贴调查影响[6][15] - 选择性精密电镀业务收入1.80亿元(占比7.52%),毛利率高达80.53%,客户集中但盈利能力强[15][21] 客户与市场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3.51%,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依赖上汽集团、特斯拉、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等优质客户[6][17] - 分拼总成业务产线专为上汽乘用车配套,受欧盟反补贴调查及关税政策影响显著,产能利用率仅56.36%[6][18] - 新能源汽车客户(小米、理想)合作深化,冲压零部件业务受益于终端销售增长[6][15] 产能与投资压力 - 2024年固定资产开支强度大,总债务规模攀升至9.28亿元,以短期债务为主(占比97.70%)[4][27] - 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5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总投资6.48亿元,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8][20] - 在建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电镀项目已投入0.80亿元,总投资1.05亿元,加大资金支出压力[8][22] 行业环境与竞争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12] - 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80%,但整车厂降价压力传导至供应链,部分零部件厂商被要求降价10%-20%[12][13] - 公司销售毛利率25.87%,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华达科技16.02%、英利汽车10.90%),显示较强盈利能力[9] 财务结构分析 - 2024年资产负债率49.80%,同比改善2.45个百分点,但速动比率0.87,流动性保障一般[4][29] - 应收账款规模14.85亿元,占总资产30.60%,主要因分拼总成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24][25] - EBITDA利润率30.03%,总资产回报率10.15%,盈利指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4][25]
松原安全获知名车企4.4亿项目定点 五年研发费2.88亿有效专利113项
长江商报· 2025-05-20 23:32
公司动态 - 松原安全获得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4.4亿元项目定点,涉及多款新车型的安全系统配套供应,项目生命周期5年,产量总计约190万-200万台[1][2] - 2025年以来公司共获得两次客户定点,另一次是4月3日收到B客户定点通知书,涉及18款产品,第一期销售额约4000万元[2] - 公司首次获得外资车企定点,2024年4月收到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S客户定点通知书[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公司连续五年保持营收净利双增,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45.34%),净利润7350.58万元(同比增长20.47%)[4] - 安全带总成产品是营收主力,2024年营收占比64.16%,气囊和方向盘产品2023-2024年合计营收分别为2.65亿元和6.06亿元,营收占比从21%提升至30.75%[4] 研发与产能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2.88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研发费用9784.2万元[1][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专利113项,涵盖安全带预紧装置、智能锁扣等核心技术,试验室通过CNAS国家认可[1][5] - 巢湖工厂一期2024年实现产品下线,拟发行不超过4.1亿元可转债推进年产1520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全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5] 市场拓展 - 已成功拓展比亚迪、蔚来、理想、合众、零跑等自主客户[1] - 加速实施出海战略,打造全球化交付能力[3] - 行业认为公司获得客户定点有助于提升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地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