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盘点|多数企业净利减亏,上半年氢燃料电池企业第二曲线成效初显
第一财经· 2025-09-04 13:28
行业整体表现 - 氢燃料电池行业从政策示范驱动向场景商业化驱动转型 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考验更为严峻 [1] -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3] - 行业规模缩减导致企业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2] 企业财务表现 - 四家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整体下滑:国鸿氢能收入5888.3万元同比降55.7% 亿华通收入7192.9万元同比降53.25% 国富氢能收入1.09亿元同比降19.2% 重塑能源收入1.07亿元同比降9.9% [2] - 主力产品量价齐跌: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收入5064.2万元同比降52.7% 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665.1万元同比降72% [2] - 三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减亏:减亏幅度在13%-28%之间 亿华通亏损幅度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水平 [3] - 国富氢能亏损规模同比减少20%至8924.8万元 主要因收回大额应收账款和政府补助增加 [3] 应收账款改善 - 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下降:亿华通21.3亿元较上年底降3% 重塑能源21.57亿元降7.8% 国鸿氢能16.4亿元降4.9% [3] - 企业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积极与整车厂商合作改善回款状况 [3] 新应用场景拓展 - 企业拓展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应用场景 同时在船舶、热电联供新领域展开应用 [4] - 重塑能源推动车辆在高速、中长途应用 其重卡产品已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 [4] - 行业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 [4] 海外市场突破 - 重塑能源海外市场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约160% 营收占比从2%提升至10% [6] - 企业聚焦欧洲、北美、东南亚、中亚、中东及北非市场 发挥海外订单高毛利优势 [6] - 国富氢能确认海外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及水电解制氢项目 [6] 产业链整合 - 亿华通与中国旭阳集团进行双向整合 在氢能制备、储运、消纳环节实现协同 [6] - 重塑能源探索海外绿氢生态项目 推动电解水氢能装备销售 [6] - 国富氢能向印度交付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 [6]
氢燃料电池行业如何蹚过“深水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01:03
核心观点 - 氢燃料电池行业面临严重产销下滑和亏损 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商业化转型的艰难调整期 核心矛盾在于基础设施不完善 成本高企和应用场景单一 [2][3][4] - 行业破局需全产业链协同 重点突破上游制储运加环节降本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并延续政策支持以稳定市场预期 [6][7][9][12] 产销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88辆同比下降81.5% 销量251辆同比下降76.4%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累计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2] - 中国成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最多国家 但总销量偏低且市场发展缓慢 [2] 企业财务表现 - 重塑能源2024年营收6.49亿元同比减少27.5% 归母净亏损7.37亿元 [3] - 国鸿氢能2024年营收4.42亿元同比减少36.9% 毛利4000万元同比减少77.2% 归母净亏损4.07亿元 [3] - 亿华通2024年营收3.67亿元同比下降54.2% 归母净亏损4.56亿元 [3] - 国富氢能2024年营收4.59亿元同比下降12.2% 归母净亏损2.1亿元较上年7330万元亏损扩大 [3] 行业困境分析 - 行业处于商业化早期 正经历从政策示范驱动向场景商业化驱动的适应性调整 [4] - 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产业链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4][6]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亿华通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94亿元同比增加122.6% 两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从28%升至48% [4] - 补贴政策回款周期长 企业需垫资导致经营压力巨大 [5][10] - 上游制储运加环节成本占比终端氢价60%以上 存在技术卡脖子和进口依赖 [6] 成本与技术挑战 - 氢气储运成本高:20MPa长管拖车仅储运238kg氢气 50MPa拖车可降本40-50% 液氢运输成本为高压氢气1/10 [8] - 加氢站建设周期长(固定站需1年)且审批流程复杂 [8] - 行业需氢气价格降至20-25元/kg才能与柴油车竞争 预计3年左右可实现 [10]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15000元/kW下降至2500元/kW 降幅80% [12] 破局路径与建议 - 拓展非车用场景:重塑能源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151.7% 非车用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增132.6% [10] - 推动氢能高速网建设:京津冀免收高速通行费后 旭阳氢能销量突破2000万立方米同比翻倍 [13] - 政策需延续并优化:建议资金直接发放企业 扩大推广区域 提供金融/路权/氢碳协同等多元化激励 [15] - 拓展航空、航运、工业减碳等应用场景 构建可再生氢标准推动出口 [11][14] - 加强央国企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加氢站需8年以上才达盈亏平衡 [14]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全国已建542座加氢站 绿氢产能达12万吨/年 输氢管道达400公里 [12] - 内蒙古规划400公里"西氢东送"管道 吸引中石化配套制氢厂落地 [13] - 需构建"车、工、电、政"四轮驱动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15]
力源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54% 双赛道协同发展前景广阔
全景网· 2025-04-29 10:2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995万元 同比增长0 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万元 同比大增454 2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2万元 相比上年同期大幅改善 [1] - 一季度完工项目毛利率同比上升 应收款回款较好带动业绩提升 [1] 核电水处理业务优势 - 国内核电 火电行业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 极少数能提供满足核电厂生产要求的凝结水精处理设备供应商 [2] - 核心产品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应用于多个境内外大型核电项目 [2] - 深度参与"华龙一号"重大项目 包括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和巴基斯坦卡拉奇K-2 K-3海外示范工程 [2] 核电政策红利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核电三期等5个项目共计10台机组 其中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3] - 政策将带动超千亿级核电设备市场需求 [3] - 2024年已中标中核能源 中国核电工程等近8000万元订单 有望在后续招标中扩大份额 [3] 氢能业务技术突破 - 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膜电极 双极板 电堆及发动机系统自主研发与生产 [4] - 第四代膜电极功率密度达2 25 W/cm²@0 6 V 性能国内领先 [4] - 已完成多款高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与检测 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化 [4] 氢能下游应用拓展 - 燃料电池系统应用场景从公交扩展至环卫 城市物流配送 船舶 无人机 机器狗等领域 [5] - 氢燃料电池系统高能量密度和低温适应性优势契合无人机等航空器需求 [5] - 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下 公司有望通过技术卡位抢占氢能业务增长先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