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察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三维发力,云南检察护边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9:42
中新网瑞丽9月21日电 (张文晖)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深入云南昆 明、腾冲、瑞丽等地,实地探访检察机关守护边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创新实践。 从破解"微醺奶茶"隐患的专业办案,到"腾·爱"工作室的温情守护,再到"向日葵驿站"的国门特色帮扶, 云南检察系统立足地域实际,以"专业办案、协同联动、品牌引领"三维发力,为不同成长背景的未成年 人筑起坚实法治屏障。 聚焦痛点,以专业办案守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保护无"小事",云南检察机关始终以专业视角破解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新老难题。 2022年4月,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接家长举报,学校旁饮品店向未成年人售卖含酒精奶茶。检察官 调查发现,涉事店铺未贴"禁售"标识,部分奶茶被饮用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65-90mg/100ml,半小时后 酒精残留最高仍达45mg/100ml。该院立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专 项整治——428家现制现售饮品店被逐一排查,经营者被要求张贴警示标识、核实未成年人身份,从源 头堵塞监管漏洞。 腾冲市人民检察院"腾·爱"未检工作室暨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厅与一站式办案中心。张文晖 摄。 在腾冲市人民检察 ...
去年1月以来,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超1300件——筑牢企业信用保护屏障
新华网· 2025-08-12 06:06
小额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公示、有能力清偿账款却仍在"老赖"名单里……企业的信用为何莫名受 损?7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今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 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失信违约案件260件,办理法院 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通过精准监督,检察机关进一步提升信用惩戒精准度,推动严格规范公 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帮助涉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 行政处罚公示不能"一刀切" "行政机关在未全面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申请强制执行,该公司被列入失 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出行受限,且公司不能向银行贷款。"河南省平顶山 市鲁山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陈鸿江介绍,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并征求各方意见,提出由甲公司 代为支付剩余农民工工资后向乙公司追偿,行政机关撤销处罚决定并申请法院解除对甲公司的失信限 高。这一争议化解方案得到各方一致赞同。今年3月,甲公司履行代付义务后,成功摆脱信用"黑名 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一些适用破产程序的案件中,法院已裁定不予执行、终结执行,或者穷尽执行 ...
检察监督促推工资款执行到位
人民网· 2025-07-11 01:32
劳务纠纷案件处理 - 施某与陈某劳务合同纠纷案中,陈某拖欠施某等4人工资3万元,经调解后需支付2.8万元并分期付款[1] - 因陈某未履行调解协议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终结执行程序,后检察院发现陈某有保险理赔款项到账,建议恢复执行[1] - 磐安县法院通过扣留陈某保险理赔款项,最终使施某在2025年6月拿回被拖欠的2.8万元工资[2] 检察院专项监督行动 - 磐安县检察院针对劳务费、抚养费、赡养费和医疗费等民生案件开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专项监督[2] - 该院共排查案件线索64条,制发检察建议10件,监督执行金额达38万余元[2] - 检察院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3]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检察机关如何依法履职重点发力?
新华社· 2025-05-20 13:27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要点 违规执法与司法监督 - 重点监督涉企刑事案件中违规羁押、撤案后未及时解除措施以及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问题 [1] - 严格区分违法与犯罪界限,审慎办理刑民交叉及新业态领域涉企案件 [1] - 纠治跨区域违法抓捕和违规异地办案行为,加强管辖权异议线索收集与立案监督 [1] 民事执行与诉讼监督 - 强化对民事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重点打击涉民营经济虚假诉讼 [2] - 运用抗诉和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提升疑难案件办理质效 [2] 行政争议与执行规范 - 依法办理涉企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维护企业财产权和经营权 [3] - 推动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以减少企业讼累,规范行刑反向衔接防止处罚不当 [3] 知识产权保护 - 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惩治力度,落实"一案四查"机制同步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职能 [4] - 加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商业秘密保护,探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履职 [4] 申诉渠道优化 - 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优先受理和快速流转涉企控告申诉案件 [6] - 利用线上平台专项监督专区精准筛查重点案件线索 [6]
最高检发布第四批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5-16 01:57
民法典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离婚经济补偿 - 刘某珍在离婚诉讼中因未提交证据未能获得经济补偿,检察机关通过调查核实认定其独自抚养子女至成年,最终法院判令康某卿给付经济补偿8万元 [5][6][7] -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明确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请求经济补偿 [6][8] - 本案推动离婚经济补偿制度落实,引导社会重视家庭义务的经济价值 [8] 案例二:监护人损害被监护人利益 - 监护人将被监护人唯一房产低价出售抵债,检察机关认定合同无效并推动法院改判 [10][11][14] -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财产需以维护其利益为前提 [13][17] - 检察机关推动居委会与近亲属共同担任监护人,兼顾日常监护与财产监管 [15][17] 案例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 董某礼土地承包经营权被违规转让,检察机关抗诉后法院确认村组与田某明等人的承包合同无效 [18][23][24] - 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25] - 本案严格区分流转性质,保障农村承包经营户合法权益 [25] 案例四:建设工程分包连带责任 - 贾某勤在违法分包工程中受伤,检察机关穿透式审查发现多层转包,最终判决建筑公司等承担连带责任 [27][30][31] - 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禁止违法分包和转包行为 [30][33] - 通过个案推动行业规范,制发检察建议强化工程安全管理 [32][33] 案例五:赡养费执行监督 - 检察机关发现法院未依职权移送赡养费执行案件,通过类案检察建议推动整改 [34][35][36]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强调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 [37] - 运用大数据模型扩大监督范围,55名子女主动履行赡养义务 [36][37] 案例六:姓名权保护 - 邹某萍被冒名登记为公司监事影响低保待遇,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并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撤销登记 [38][39][40]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明确禁止盗用、假冒他人姓名 [41] - 通过大数据核查发现58家公司登记不规范,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