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环境调查与前沿科学研究

搜索文档
“蛟龙”深潜北极冰区!专家解读:填补我国大洋航次高纬度海域综合调查空白
齐鲁晚报· 2025-10-04 03:27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蛟龙"号开展升级改造。本航次是"蛟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继南海海试之后正式进入极区作业,创新 实现冰区双船("雪龙2"号和"深海一号")协同作业,实现了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首次有人/无人潜水器极区水下协同作业,显示我国 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能力持续增强,充分体现深海科技自立自强。 "蛟龙"号在极区高纬度冰区,验证了锂电池、视像系统、捷联惯导等国产化设备在极区复杂环境中的下潜作业能力,提升了潜水器在极区作业 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为我国开展极地环境调查与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复杂环境下开展精细综合调查 记者:"蛟龙"号继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深潜之后首次在北冰洋下潜。北冰洋纬度高、气候寒冷和多冰,下潜有哪些特殊之处? 许学伟:在北极,"蛟龙"号面临风、浪、流、冰、雾、寒等诸多复杂作业环境,很多时候是多重环境因素叠加,尤其是在海冰密集度高的冰区 作业,要选择合适的下潜作业点,综合考虑浮冰漂浮情况,定点上浮至水面,这些都与非极地海区深潜不同。 "蛟龙"号针对极地特殊环境开展了极区适应性改造,比如加装了多波束以探测极地海面浮冰,加装了二次抛载装置以控制潜水器上浮速度 ...
填补我国大洋航次高纬度海域综合调查空白——访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领队许学伟
新华社· 2025-10-03 15:10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填补我国大洋航次高纬度海域综合调查空白——访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 领队许学伟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在北极冰区首次载人深潜,同 时首次实现双潜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ROV(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北极海域水下协同作业。"蛟 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后在极区应用表现如何?在纬度高、气候寒冷和冰多的北冰洋下潜有哪些特 殊之处?新华社记者10月3日采访了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领队许学伟。 提升极区作业自主性和安全性 记者:"蛟龙"号在北极冰区下潜总体情况如何,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后的"蛟龙"号在极区应用表现怎 样? 许学伟:"深海一号"携"蛟龙"号于7月15日从青岛起航,执行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任务,9月8日返 回青岛。其间,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破冰保障下,"蛟龙"号在北极海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 潜。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蛟龙"号开展升级改造。本航次是"蛟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继 南海海试之后正式进入极区作业,创新实现冰区双船("雪龙2"号和"深海一号")协同作业,实现了我 国首次北极冰区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