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前大疆首席科学家吴迪创办的丰疆智能冲刺港股:上半年营收3.6亿亏1.5亿,腾讯与东风是股东
36氪· 2025-09-28 10:01
机器人解决方案及相关赋能技术的供应商FJD(又称:"丰疆智能")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FJD在交表前,已经过多次募资,总金额达到11.76亿元。 | 輪次 | A輪 | B輪 | B-1輪 | | --- | --- | --- | --- | | 協議日期 | 2020年10月22日 | 2021年11月23日 | 2023年11月3日(6) | | 已付代價概約金額 人民幣395,566,400元49 | | 70.000.000美元(5) | 39,000,000美元 | | 豐疆湖北已發行股份總數/已發 | 211.668.664 | 147.143.589 | 79,381,234(7) | | 股份總數(視情況而定) | | | | | 投資後估值/概約) 人民幣20億元 | | 624百萬美元 | 663自萬美元 | | 代價最後付款日期 2020年12月29日 | | 2022年6月8日 | 2025年8月8日 | | 每股成本(概約)(2) | 人民幣1.8688元 | 0.4913美元 | 0.4913美元(1) | FJD在2020年10月完成4亿元融资,投后估值为20亿元 ...
FJD Inc.递表港交所 为农业机器人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智通财经· 2025-09-27 08:1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农业与畜牧业 建筑业及物业管理业的自动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模型和软硬件集成系统解放劳动力[3] - 公司产品包括转向与建筑控制系统 扫描仪及割草机器人等 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并提供价格合理 技术具竞争力的标准化解决方案[3] - 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农用自动导航系统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场份额8.5%) 后装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二(市场份额16.9%)[3]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04亿元 2023年5.30亿元 2024年5.7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3.58亿元[4][6] - 毛利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1.46亿元(毛利率29%)提升至2024年3.67亿元(毛利率64%)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升至2.35亿元[6] -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4亿元 2.70亿元 2.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07亿元[6] - 亏损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23年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18.55亿元亏损 2024年该项亏损扩大至23.91亿元[6] 运营数据 - 收入成本持续优化:从2022年3.58亿元下降至2024年2.02亿元 成本占比从71%降至35%[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稳定:2024年支出1.59亿元 较2023年1.67亿元有所下降 2025年上半年支出0.85亿元[6] - 行政开支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0.97亿元降至2024年0.7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仅0.24亿元[6]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公司[1]
FJD Inc.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创始人吴迪为大疆前首席科学家
格隆汇· 2025-09-26 16:36
格隆汇9月26日丨据港交所9月26日披露,FJD Inc.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 丹利、中金公司。 招股书显示,FJD Inc.是一家全球机器人解决方案及相关赋能技术的供应商,透过为现实世界构建数字 化模型,并为农业与畜牧业、建筑业、物业管理业等关键工作流程带来自动化转型,从而释放人类潜 能。FJD Inc.自主研发的软硬件集成系统将劳动力从重复性及繁琐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将时间及精 力投入到需要人类洞察力、判断力及创造力的工作中。 根据披露,吴迪2017年12月创立集团,并自公司于2021年6月注册成立起获委任为公司董事、董事会主 席及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的业务营运、战略及企业发展的整体管理。于创立集团前,吴迪通过于 Coresonic AB.担任系统工程副总裁,在瑞典开始职业生涯。其后,吴迪回到中国,并于2012年6月至 2013年9月在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担任系统主任。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吴迪于苏州大学任职并 担任教授。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智翔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联营公司DJI集团担任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FJD Inc.始终致力于打造易于使用的机器 ...
伯恩斯坦谈北美机器人市场:从形态之争走向解决方案
36氪· 2025-08-11 13:08
北美机器人市场发展历程 - 机器人产业从被视为失败到蓬勃发展 经历显著转变 [1][2] - 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3)成立于1974年 现已覆盖全球35个国家超过1400家企业会员 包括40余家中国会员企业 [2] 市场订单动态 - 2022年北美机器人订单因疫情推动增长约30% 2023年出现下降 2024年及今年呈现小幅持续增长 [3] - 非汽车行业订单占比从早期75-80%的汽车主导转变为与非汽车行业持平甚至略高 显示行业多元化进展 [3] - 机器人技术已渗透至航空航天 电子 消费品 食品生产等几乎所有行业 但北美应用仍处早期阶段 [3] 仿人机器人发展现状 - 超过50家公司展示仿人机器人 但北美实际数量微乎其微 [5] - Agility Robotics为北美唯一生产仿人机器人的公司 其产品在GXO Logistics工作但因安全标准缺失需与人类隔离 [5] - Figure公司获得最多风险投资 展示分拣包裹能力 但仅代表技术进步 [5] - 客户核心需求是解决方案而非机器人形态 关注效率 重复性 准确性与成本效益 [5][9] 新兴应用领域机遇 - 仓储物流领域因电商增长与劳动力短缺存在巨大潜力 目前仅约5%美国仓库采用机器人自动化 [7] - 亚马逊为北美最大机器人用户 沃尔玛 塔吉特等主要企业均已深度应用或开始部署自动化技术 [7] - 建筑业面临约43.9万劳动力缺口 机器人可实现效率突破:双臂机器人15分钟完成原需2人1小时的支架安装 砌砖机器人日工作量达3000块(人类为1000块) [7] 人工智能与技术影响 - 人工智能与模拟技术对机器人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需强调其社会效益(如30天内发现肝癌疗法而非1年) [9] - 仿人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质疑 解决方案需满足快速 廉价 准确 安全要求 北美预计3-5年内难以实现突破 [9] - 中国在仿人机器人领域投入巨资并快速创新 其他国家若认可该形态需跟进投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