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伯恩斯坦谈北美机器人市场:从形态之争走向解决方案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 36氪·2025-08-11 13:08

北美机器人市场发展历程 - 机器人产业从被视为失败到蓬勃发展 经历显著转变 [1][2] - 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3)成立于1974年 现已覆盖全球35个国家超过1400家企业会员 包括40余家中国会员企业 [2] 市场订单动态 - 2022年北美机器人订单因疫情推动增长约30% 2023年出现下降 2024年及今年呈现小幅持续增长 [3] - 非汽车行业订单占比从早期75-80%的汽车主导转变为与非汽车行业持平甚至略高 显示行业多元化进展 [3] - 机器人技术已渗透至航空航天 电子 消费品 食品生产等几乎所有行业 但北美应用仍处早期阶段 [3] 仿人机器人发展现状 - 超过50家公司展示仿人机器人 但北美实际数量微乎其微 [5] - Agility Robotics为北美唯一生产仿人机器人的公司 其产品在GXO Logistics工作但因安全标准缺失需与人类隔离 [5] - Figure公司获得最多风险投资 展示分拣包裹能力 但仅代表技术进步 [5] - 客户核心需求是解决方案而非机器人形态 关注效率 重复性 准确性与成本效益 [5][9] 新兴应用领域机遇 - 仓储物流领域因电商增长与劳动力短缺存在巨大潜力 目前仅约5%美国仓库采用机器人自动化 [7] - 亚马逊为北美最大机器人用户 沃尔玛 塔吉特等主要企业均已深度应用或开始部署自动化技术 [7] - 建筑业面临约43.9万劳动力缺口 机器人可实现效率突破:双臂机器人15分钟完成原需2人1小时的支架安装 砌砖机器人日工作量达3000块(人类为1000块) [7] 人工智能与技术影响 - 人工智能与模拟技术对机器人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需强调其社会效益(如30天内发现肝癌疗法而非1年) [9] - 仿人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质疑 解决方案需满足快速 廉价 准确 安全要求 北美预计3-5年内难以实现突破 [9] - 中国在仿人机器人领域投入巨资并快速创新 其他国家若认可该形态需跟进投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