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成年人交通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法治在线丨危险!电动车“组装”公园长椅 少年竟如此出行
央视新闻· 2025-08-13 08:55
一名少年骑着共享电动车,后面"驮"着一张长椅,上面坐着三名少年,在机动车道上摇摇晃晃前行。这是前不久发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街头的一幕。这一幕 被不少行人用手机拍摄记录,并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热议。 电动车"组装"公园长椅 四少年竟敢如此出行 画面中一名未成年人骑着一辆共享电动车,车后座架着一个长椅,长椅上还坐着另外三名未成年人,一起行驶在车流密集的机动车道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 患。 警方通过公共场所视频、走访周边群众,迅速锁定其中一名未成年当事人的身份,并第一时间联系其监护人到交管大队接受处罚。 8月8日18点,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区大队的民警对4名未成年人及其家属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详细讲解超员骑行、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的严 重危害及相关法律规定。 同时,对家长开展警示教育,强调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杜绝危险行为发生。 暑期结伴骑行增多 事故风险上升 4名未成年人与家长共同签订了安全承诺书,承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危险骑行行为。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结伴出行的场景增多,骑行比例也大大增加,与之相伴的安全风险不断上升。来看发生于近段时间的一组现场视频。 ...
新华视点|透视未成年人驾驶乱象
新华社· 2025-08-07 10:44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并考 取相应驾驶证。然而,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违规驾驶为何屡禁难止?"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调查。 成长路上的危险"快车"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陆续通报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的行为。 7月16日早晨,未成年男生小龙(化名)驾驶二轮摩托车在西部某地一处隧道内,撞上一辆货车,导致 他和另一未成年人受伤。 6月29日,湖南邵阳县一名13岁的初中生驾驶电动车搭载一名11岁的小学生,在公路上左转时与一辆小 型普通客车相撞。据当地交警通报,事故造成二人不同程度受伤。 2024年7月7日,贵州某地也发生一起道路运输事故,一名时年14岁的女生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3名未成 年人与一辆轻型厢式货车相撞。事故造成1名摩托车乘车人死亡,摩托车驾驶者及另外两名乘车人受 伤。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出行场景增多,与之相伴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儿童电动摩托车、儿童电动自行车、儿童燃油摩托车等都可随意购买。一家店铺的 客服在介绍一款成人电动车时表示,小孩也可以骑。记者尝试下单时,商家未 ...
未成年人放暑假 安全意识别“放假”(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31
未成年人暑期交通安全问题 - 近期出现5名未满16周岁少年共乘一辆电动自行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危险行为,引发社会关注[1] -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出行频率显著增加,但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现象,具体表现为走路看手机、马路打闹、违规骑行及电动车超载等高风险行为[1] - 当前未成年人危险出行行为已构成双重危害:既威胁自身生命安全(如视频案例),又扰乱公共交通秩序[1] 安全教育改进方向 - 家长需以身作则遵守交规,并通过生活场景实施持续性安全引导(如陪同出行时的实景教学)[1] - 学校应改革传统教育模式,采用场景模拟演练和口诀记忆(如"一停二看三通过")等沉浸式教学方法[1] - 现有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化问题,需从"念课文/写征文"转向实效性更强的危险认知培养[1] 监管与技术应用 - 交通部门应制定暑期专项预案,部署无人机和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强化巡查密度[2] - 对未成年人违规行为需建立分级惩戒机制,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实施差异化处理(非单纯批评教育)[2] 未成年人行为规范 - 需强化"自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认知,在同伴压力下仍应坚持拒绝危险行为[2] - 遵守交规被重新定义为负责任的表现,与"胆小/不合群"等错误认知形成对比[2] 社会协同机制 - 需构建"教育+监管+自觉"的三维防护体系,通过多方协作提升安全保障[1][2] - 特别强调暑假期间安全意识不能松懈,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行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