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AI吞噬软件又一案例?谷歌Nano Banana走红,美图股价重挫
硬AI· 2025-09-03 06:52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图增长轨迹未受AI模型Nano Banana影响 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基础AI模型无法替代的"最后一公里"垂直解决方案[2][3] - 公司凭借垂直领域积累 专有数据及核心付费功能构建护城河 并采取AI模型中立策略 已整合Nano Banana等新技术至产品中[3][22] - 重申对美图"增持"评级 目标价15.70港元 预计2025年收入达40.21亿人民币 2026年增至51.20亿人民币 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67.71亿人民币[3] Nano Banana引发的市场恐慌 - 谷歌AI模型Nano Banana于8月26日发布 可将照片通过提示词转化为3D模型 8月30日引发舆论关注[5] - 投资者担忧基础AI模型侵蚀美图等应用软件核心业务 导致美图股价在消息发酵交易日暴跌14%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8][9] - 类似GPT-4o或谷歌Veo3等重量级AI模型发布时 美图股价均出现波动 反映市场对AI时代应用层软件生存模式的焦虑[10][12] "最后一英里"价值难以替代 - 应用软件价值在于提供通用AI模型无法完全实现的"最后一英里"服务优化[14] - 视觉行业复杂性体现在场景碎片化与需求多样性 以及个人偏好主观性 通用模型难以端到端满足所有用户需求[15][17] - 专注特定场景优化用户体验的应用软件价值凸显[18] 美图的优势:场景 数据与核心付费点 - 业务聚焦非专业休闲和非专业生产力场景 深度理解用户痛点并开发高度优化工作流程[20][21] - 通过阿里巴巴合作及长期运营积累海量高质量垂直数据 尤其在AI人像美化和电商设计领域 利用私有数据在第三方模型基础上进行后期训练打造小模型[21] - 商业模式清晰 用户为AI人脸精修等核心功能付费 而非趣味性功能 通用AI模型难以渗透核心付费领域[22] - 采取AI模型中立策略 运用容器技术快速整合不同AI模型能力 在Nano Banana传播前已将其整合至美图秀秀 BeautyPlus和RoboNeo等海外产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