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疏浚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最大!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8:15
船舶技术突破 - 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舱容等级350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打破国外对大型耙吸船建造和智能疏浚技术的长期垄断 [2] - 配备智能疏浚系统 采用人工智能与疏浚机理结合 实现自主适应土质环境和自主学习进化 [3] 性能参数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度) [2][3] - 具备12公里超长吹距能力 耙头高压冲水压力达24bar 配备50吨超重耙头 [3] - 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内可填满35000立方米泥舱 [3] 市场应用前景 - 适用于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及深海采矿等多元作业场景 [1] -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涵盖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大型吹填造地项目 [5] - 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 增强参与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优势 [4][5] 行业地位提升 - 标志我国从疏浚装备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 提升国际高端疏浚市场话语权 [4] - 挖深能力达120米 使我国挖泥船挖深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6] - 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 推动中国疏浚船队系列化、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6] 建造参与方 - 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 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 [2] - 中船708所承担船舶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负责建造 [2] - 预计于今年12月交付使用 [1]
亚洲最大!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
证券时报· 2025-08-26 07:58
船舶技术突破 - 自主设计研发建造亚洲最大舱容等级350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打破国外对大型耙吸船建造和智能疏浚技术的长期垄断 [9] - 配备人工智能智能疏浚系统 具备自主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实现一键自动操作 [10] 性能参数 - 船舶设计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约40层楼高) [9] - 泥舱容量达35000立方米 居亚洲第一 正常施工环境下90分钟可填满泥舱 [9] - 具备12公里超长吹距 耙头高压冲水压力24bar 耙头重量50吨 可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9]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适用于港航疏浚 深远海取砂 吹填造陆 深海采矿等多元作业场景 [3] - 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基建需求 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地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12] - 旗舰挖泥船"浚洋1"曾在马尔代夫创造"10天造1岛"施工奇迹 印证技术实力 [12] 产业意义 - 标志我国从疏浚装备进口国向技术输出国转变 提升国际高端疏浚市场话语权 [12] - 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 推动船队系列化 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13] - 增强参与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能力 助推行业从大国走向强国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