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授信

搜索文档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财经眼)——来自四省市农村金融的调研
环球网· 2025-09-01 05:21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强调增强改革思维并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5] 脱贫地区与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通过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高原夏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户及草食畜牧养殖户 [8] -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农行融资支持下实现年均产销量1200吨 总产值约1亿元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其中超七成为脱贫户)[7][8] - 农业银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达4758亿元(较年初增长392亿元)[8]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 -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为武隆区仙女山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提供2.2亿元长期授信(已发放8000万元) 通过"肥瘦搭配"模式以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9][10][11] - 项目改造范围从污水管网20公里延伸至70多公里 道路升级至几十公里柏油铺设 惠及1.6万村民 [10] -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涉农贷款超千亿元 探索"治理+产业导入"项目打捆授信模式 [11] 整村授信与信用体系建设 - 农业银行桐庐支行在梅蓉村通过整村授信模式为超400户农户建立档案(覆盖率超93%)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2][13] - 农户凭信用可获得无抵押贷款(如经营稳定的豆腐坊主获20万元 蜜梨种植户获30万元 养蜂农户获10万元)[12][13] - 浙江省整村授信覆盖3800多个建制村 贷款规模487亿元 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14] 种业与农业科技金融创新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园区担保贷" 允许企业以专利质押贷款(如农乐南繁公司凭价值超700万元专利获200万元贷款)[16] - 金融机构将科研实力、专利价值等"软实力"纳入授信评估体系(海南银行为种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17] - 三亚南繁育种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2024年一季度末同比增长3.35%) 金融服务覆盖种业全产业链 [18]
四省市农村金融的调研: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02:49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强调增强改革思维并深入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7] 农业银行对脱贫地区的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在832个脱贫县的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达4758亿元 较年初增长392亿元 [10]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高原夏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户及草食畜牧养殖户 [10] - 农业银行通过驻村工作队开展消费帮扶、电商直播和线下对接药企等方式 协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路 [10] 整村授信模式与信用体系建设 -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已为3800多个建制村落地整村授信业务 涉及贷款487亿元 辖内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16] - 农业银行桐庐支行为梅蓉村超400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金融服务覆盖率超93%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5] - 整村授信模式通过大数据模型评定信用等级 村民无需抵押或担保即可获贷 最高额度达30万元 [14][15] 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建设 -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为武隆区仙女山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提供长期授信2.2亿元 已发放8000万元 [12] - 项目采用肥瘦搭配思路 以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准公益性基础设施 停车场和垃圾填埋场运营收入占项目整体收入六成以上 [12] - 改造工程覆盖辖区所有乡村 惠及1.6万村民 污水管网改造从20公里延伸至70多公里 道路铺设达几十公里 [12] 知识产权质押与种业金融创新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园区担保贷"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价值超700万元专利获得200万元信用类担保贷款 [18] - 金融机构将科研实力、专利价值等软实力作为授信硬指标 海南银行为种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 [19] - 三亚南繁育种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 同比增长3.35% 金融服务覆盖种业全产业链 [20]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案例 -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获得农业银行累计1600万元贷款支持 年均产销量达1200吨 总产值约1亿元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 [9][10] - 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打造集中药种植、初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超七成带动人员为脱贫户 [9] - 崔马村中药材种植面积230余亩 全村年增收超260万元 户均增收2.7万元 [8]
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人民日报· 2025-09-01 00:58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导向 - 国家强调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 支持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和农民增收 [8] -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8]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文件 提出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8]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融资支持 - 甘肃西和县通过零息贷款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 户均增收2.7万元 [9] - 广鸿中药材合作社获得累计1600万元贷款支持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其中超七成脱贫户) [11] - 农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4758亿元(较年初增长392亿元) [1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 - 国家开发银行通过2.2亿元授信支持重庆武隆仙女山乡村建设项目(已发放8000万元) [13] - 采用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停车场和垃圾场收入占项目总收入的六成以上 [13] - 改造工程覆盖70多公里污水管网和数十公里道路 惠及1.6万村民 [13] 整村授信模式推广成效 - 浙江桐庐梅蓉村通过整村授信实现93%金融服务覆盖率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6] - 农行浙江省分行已为3800多个建制村落地整村授信业务 涉及贷款487亿元 [17] - 浙江省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基本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 [17] 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融资 - 海南农乐南繁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200万元贷款(专利估值超700万元) [18] - 金融机构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 将专利价值、科研实力等作为硬指标 [19] - 三亚南繁育种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同比增长3.35%) [20] 金融机构差异化服务策略 - 农行甘肃省分行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 [11] - 海南银行业机构分工协同:工行强化重大项目融资 建行做精支农支小 邮储推出专项贷款产品 [19]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创新"园区担保贷"产品 实现三方风险共担 [18]
闲置农房全景展示 要租要买都方便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23:17
核心观点 - 珠海斗门区通过上线"斗来居"数字化平台、构建"1+5+N"三级服务体系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 全面推动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工作 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乡村再造新路径 [5][6][12] 三级服务体系 - 创新构建"1+5+N"三级服务架构:1个区级运营平台统筹规划 5个镇级托管中心负责招商对接 N个村级服务点(覆盖81个村)负责收储农房和需求收集 [6][7] - 形成"区级统筹有力、镇级推进有方、村级落实有效"的联动格局 实现区镇村三级高效协同 [6][7] - 量身定制"一镇一模式":井岸镇打造人才房111套 白蕉镇发展民宿业态 乾务镇改建"陪读房" 实现差异化盘活策略 [7] 盘活成效数据 - 已成功盘活闲置农房583套 带动村民增收404.28万元 村集体增收74.3万元 [6] - 建成民宿105套 人才房111套 文化体验点9个 实现农房与文创、商业、旅游、教育、人才的多元融合 [7] - "斗来居"平台全景展示超300套闲置农房 上线首日即达成首笔交易:莲洲镇石龙村293平方米农房以月租1325元出租用于教育基地建设 [11] 金融支持创新 - 推出"整村授信"金融产品:对行政村整体信用评估 提供共享授信额度 实现农户贷款"随用随贷" [9] - 实现101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 派驻金融村官101名 累计贷款余额达24.31亿元 [9] - 将持续开发与项目生命周期匹配的信贷产品 打通资金支持"最后一公里" [10] 数字化平台功能 - "斗来居"平台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智能房源匹配(支持按区域、价格、用途筛选)、线上交易(电子合同及政府备案)、政策解读 [11] - 采用三级审核机制确保房源真实性 支持一键看房预约和在线签约 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11] - 提供全流程政策指引 使村民和投资者可明确参与路径 [11] 政策保障体系 - 出台《斗门区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实施方案》等15份文件 构建从资格审查、合同备案到用途监管的全流程规范体系 [8] - 明确租赁标准、合同规范及用途要求 保障村民出租和企业投资权益 [8]
珠海斗门创新盘活闲置农房,“斗来居”平台上线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15:29
平台上线与机制创新 - 珠海市斗门区上线"斗来居"数字化平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金融政策支持将农村闲置农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1] - 构建"1+5+N"三级服务架构 包括1个区级运营平台 5个镇级托管中心和81个村级服务站点 实现闲置农房资源高效整合 [2] - 出台《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实施方案》等15份政策文件 建立从资格审查到用途监管的全流程规范体系 [2] 盘活成效与金融支持 - 通过出租 合作 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583套 带动村民增收404 28万元 村集体增收74 3万元 [2] - 金融服务中心推出"整村授信"特色产品 实现101个行政村全覆盖 累计贷款余额达24 31亿元 [3] - 派驻101名金融村官简化农户贷款手续 实现"随用随贷" [3] 特色模式与业态融合 - 打造"一镇一模式"样板 包括企业人才房 民宿业态 陪读房等 实现"农房+文旅""农房+产业"深度融合 [3] - 已建成民宿105套 人才房111套 文化体验点9个 [3] - 莲洲镇石龙村通过农房盘活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3] 数字化平台功能与首笔交易 - "斗来居"平台集成三大核心功能 全景展示超300套优质农房 提供线上签约与合同备案服务 实时更新政策解读 [4] - 采用三级审核机制确保房源真实性 租户可一键预约看房 在线签约 提升交易效率 [4] - 促成首笔交易 莲洲镇石龙村293平方米闲置农房以月租1325元达成租赁合作 用于建设教育基地 [4]
湖北老河口农商银行孟楼支行金融赋能粮食产业链
证券日报· 2025-06-26 05:48
业务规模与成果 - 湖北老河口农商银行孟楼支行已完成辖内2个行政村、685户农户信用建档,预授信金额2600万元 [1] - 走访粮食收购客户45户,新增签约授信1200万元、用信800万元 [1] - 5月份成功签约授信粮食收购户10户,授信金额1200万元,客户用信600万元 [3] 服务模式与特色 - 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深耕粮食购销特色产业链 [1] - 建立高效的专项服务模式,满足粮食购销行业客户"信贷额度需求大,现金使用率高"的特点 [3] - 通过"农担担保+税务增信"方式为粮食收购大户发放贷款500万元 [3] - 运营主管建立客户服务微信群,统一统计收粮大户现金需求信息,及时调拨资金 [3] 客户案例 - 为收粮大户陈先生办理"线上+线下"综合授信100万元,解决集中收粮时期资金短缺问题 [2] - 客户杨某作为粮食收购大户,获得贷款500万元,解决收粮资金短缺问题并保障现金收支兑换需求 [3]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深度服务乡村基础网络,打造以粮食产业链金融为特色的专营支行 [1] - 支持收粮户引入现代化仓储、烘干设备,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4] - 通过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有效畅通粮食产业链上下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