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偶联(ADC)

搜索文档
科创板首富朱义:千亿市值只是开始
经济观察报· 2025-06-07 08:4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创始人朱义最初梦想是打造跨国公司而非仅追求千亿市值[1][6] - 公司从仿制药起家转型创新药研发,市值2年增长10倍突破千亿[2][4] - 通过84亿美元ADC药物授权交易确立行业地位[4][15] - 战略定位清晰:仿制药为创新药积累资金,聚焦肿瘤大分子领域[40][63] 核心产品与研发进展 - 明星药物BL-B01D1已开展60多项临床研究,含9项三期临床[15] - 预计2026年年中首个适应症获批,峰值销售潜力达200亿美元[5][41] - 美国独立开发4个ADC药物,中国临床进度更快[15] - 研发策略聚焦"0到1"创新,西雅图团队专注前沿技术突破[48][50] 资本市场与融资规划 - 科创板上市时市值99亿元,现超千亿仍被视作起步阶段[12][13] - 暂缓港股上市转向39亿元A股定增,因港股流动性不足[14] - 未来5年需10亿美元实现MNC目标,资金来源包括BD付款和再融资[35][36] 商业化布局 - 计划组建500-800人销售团队为BL-B01D1上市做准备[20] - 仿制药业务未来将剥离,资源全力投入创新药[57][60] - 全球化供应能力建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22]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中国创新药生态已形成,Fast-follow模式优势明显[43][47] - 中美为全球两大生物医药生态,中国0到1创新仍需培育[47][53] - 支付体系、长期资本和人才是生态发展三大短板[53][54][55] 企业管理与文化 - 决策机制强调创始人主导与快速执行[65][70] - 研发团队持续扩张,2025年预计达800人规模[19][20] - 企业文化崇尚极致创新与数据严谨[79][80] - 人才选拔注重数理天赋与专业热情[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