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乘数效应

搜索文档
拓空间,有效投资潜力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04:03
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从上半年多方面投资数据看,有效投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 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6.0%。 上半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上半年设备工 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接连公布上半年投资情况。专家分 析,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 加快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 稳增长。 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怎么看这一增速? 一看名义增速。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这是名义增长速度,较前5个月 有所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16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88294亿元,增长 10.2%;第三产业投资155543亿元,下降1.1%。 二看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上半年固定资 ...
今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两重”建设稳投资优结构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31 23:17
在重庆,一辆辆国产汽车通过铁海联运新模式,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至广西钦州港换乘,最终直抵中东枢 纽港口,进入全球市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 全能力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一大批"硬投资"项目有序 实施,与之相应的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 撑。 "硬投资""软建设"结合 伴随着"两重"建设不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完善。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完成货物 运输量达15.46万标箱,货值28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实现了货量与货值的双提升。 在总量层面,"两重"建设深入推进,将有效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实质拉动力。"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 国债与地方配套资金叠加,预计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左右甚至更高,可对冲房地产投资下 行带来的缺口,使基建投资全年增速稳定在6%至7%区间,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预期目标提供0.7个至 0.9个百分点的正向贡献。"蓝庆新分析。 在结构层面,"两重"建设将助力投资方向与区域布局不断 ...
今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两重”建设稳投资优结构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2
国家"两重"建设投资规模与领域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全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1] - 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地下管网 "三北"工程 医院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2] 项目推进成效与区域案例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完善 上半年重庆经该通道完成货物运输量达15.46万标箱(同比增长28%) 货值283.32亿元(同比增长22%)[2] - 一批标志性工程加速落地 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能源 粮食 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补短板项目进展顺利[2] 投资拉动效应与经济贡献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地方配套资金叠加 预计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左右 可使基建投资全年增速稳定在6%至7%区间 为国内生产总值提供0.7至0.9个百分点的正向贡献[4] - 投资聚焦兼具经济性与公共性领域 如流域治理 干线铁路 城市地下管网 避免低效扩张 资金向长江经济带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区域倾斜[4] 体制机制创新与软建设推进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3] - 通过压缩审批与开工时间差 实现"项目等资金"转变 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建筑 钢铁 装备制造等顺周期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5] 项目实施挑战与监管建议 - 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未按规划建设 配套设施管护不到位 浇灌设备建而不用等现象[7] - 需建立技术导则和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资金拨付 投资完成率等指标监督 对排名靠后地区实施预警约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