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两重"建设投资规模与领域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全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1] - 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地下管网 "三北"工程 医院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2] 项目推进成效与区域案例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完善 上半年重庆经该通道完成货物运输量达15.46万标箱(同比增长28%) 货值283.32亿元(同比增长22%)[2] - 一批标志性工程加速落地 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能源 粮食 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补短板项目进展顺利[2] 投资拉动效应与经济贡献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地方配套资金叠加 预计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左右 可使基建投资全年增速稳定在6%至7%区间 为国内生产总值提供0.7至0.9个百分点的正向贡献[4] - 投资聚焦兼具经济性与公共性领域 如流域治理 干线铁路 城市地下管网 避免低效扩张 资金向长江经济带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区域倾斜[4] 体制机制创新与软建设推进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3] - 通过压缩审批与开工时间差 实现"项目等资金"转变 放大投资乘数效应 建筑 钢铁 装备制造等顺周期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5] 项目实施挑战与监管建议 - 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未按规划建设 配套设施管护不到位 浇灌设备建而不用等现象[7] - 需建立技术导则和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资金拨付 投资完成率等指标监督 对排名靠后地区实施预警约谈[8]
今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两重”建设稳投资优结构促发展
经济日报·2025-07-31 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