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长性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入市全拆解
2025-09-07 16:19
**险资入市全拆解 20260906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保险资金投资 A股与港股市场 银行 公用事业 通信 食品饮料 汽车 传媒 有色金属 建筑装饰 石油石化 煤炭 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计算机 电子等[2][8][10] * 公司提及五家A股上市保险企业 但未列明具体名称[3][12]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险资入市趋势与规模** * 2024年第二季度险资增持A股超过2000亿元 2024年全年增持约250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单季增持金额接近4300亿元 整体增持趋势稳步提升[2][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险资或带来3000-40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 依据是六部委方案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股票市场[2][4] * 今年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保险企业持有股票市值较去年底增长超过4000亿元 环比增长28.7% 增速提升[3][12] * 头部保险企业大幅增持权益类资产 其股票占投资余额比例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市场整体 中小型保险企业预计将逐步跟进[12][14] **三 核心观点与论据:险资配置策略变化**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 险资逐步从借助外部管理人转向直接投资股票[2][5][7] * 二季度直投重仓股主要增持红利类资产 减持能源品 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领域内部调整后整体仍有增持[2][5] * 险资偏好高股息率资产 前20大公司平均股息率达3.8% 前50%个股平均股息率为3.15%[8] * 配置从传统银行 公用事业扩展到通信 食品饮料等广义红利资产 减持石油石化 煤炭等高分红但可持续性较差的行业[2][8] **四 核心观点与论据:ETF与指数投资工具运用** * 险资通过ETF配置宽基程度放缓 占比自2024年上半年以来见顶 未进一步提升[2][7] * 今年市场上涨环境下 险资对指数ETF配置总量放缓 环比增长仅为33亿[9] * 结构上 险资大幅减持沪深300ETF 但大幅增持A500ETF 反映出更关注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等成长性资产[9][10] * 在行业主题ETF中增持突出 例如科创芯片ETF规模从去年底的10亿迅速增长至接近50亿 前十大持有人中有七个是保险资金[11] **五 核心观点与论据:港股配置与会计操作** * 截至8月31日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28次 其中23次为港股 显著高于去年[2][5] * 这反映出险资更多配置股息率和性价比更高的港股红利资产[5][6] * 在会计归类上 OCI账户成为主要方向 上半年五家险企OCI账户中的股票环比增长2843亿元 同比增长42.2% 而TPL账户股票仅增长1276亿元 环比增幅13.1%[13] **六 其他重要内容:配置特征总结** * 险资配置主要特征包括整体配置逐步加速 直投占比显著提升并偏好广义红利资产 通过指数工具布局成长性资产 以及头部公司引领增配趋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