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

搜索文档
一个人开始变富的征兆:愿力强大
洞见· 2025-08-31 12:35
文章核心观点 - 财富的本质是愿力的聚集和比拼 愿力是愿望转化为行动的心理能量 包含信念、坚韧和毅力[3][4] - 愿力强弱决定财富多寡 愿力越强 对财富欲望越强 抗挫力越高 是变富的开始[5][7][14] - 缺乏愿力者易被挫折打倒 自暴自弃 难以赚大钱 即使能力强也不会有太好发展[7][8] - 成功者共性为坚信自己能赚钱 将困难视为成功前奏 唯一改变外在世界的方式是先改变内在世界[16] 愿力的重要性 -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投资心得:判断投资价值主要看能量是否充足 愿力是否强大 愿力决定能走多远飞多高[7] - 大多数人都想变富有 但只有1%的人能成为富人 除能力外更需愿力支撑[11] - 稻盛和夫座右铭:心不唤物物不至 对成功与财富极度渴求的愿力是在赚钱道路上的核心竞争力[20] 缺乏愿力的案例 - 32岁员工因竞选高级总监意外落选后工作态度消极 抱怨时运不济 导致被调离核心岗位 失去晋升可能[8] - 财富蓝图中心态消极导致行动怠慢 够不着想要财富 舍弃负面想法转换萎靡心境能吸引更多好运[16] 强大愿力的案例 - 职场博主铼姐从大学毕业揣800块创办培训班 巅峰时期扩张到17个校区 行业没落后机构关停但未服输 转战餐饮业 摆摊卖螺蛳粉 通过研究营销、拍短视频、搞直播宣传 最终客流量成倍增长 补上债务窟窿并有盈余扩大规模[12] - 扎克伯格创业初期心血来潮想做软件 立刻下床敲代码 开发出FaceMash(Facebook前身)[16] 增强愿力的方法 - 修炼正念力:坚信自己能赚到钱 将麻烦视为成功前奏 改变内在世界以改变外在世界[16] - 提升执行力:愿力需转化为行动 否则沦为空想 想都是问题 做才有答案[16] - 增强抗挫力:接受奔波劳碌辛苦 习惯客户或上司刁难 敢于承担投资和创业风险 不抱怨不沮丧不放弃 痛苦瞬间推着离财富越来越近[17][19][20]
人就是活在一场自我预言里
虎嗅· 2025-08-15 01:57
佛教因果观念 - 一切现象由"因缘"构成 即因果和缘起 选择保安岗意味着放弃高收入机会 选择经商则需承担风险 [5] - 佛不干预因果 如健康问题源于不良生活习惯 求佛无法改变既定结果 [5] - "菩萨畏因 凡人畏果"强调事前行为选择的重要性 而非事后补救 [5] 佛教智慧与行为准则 - 长期信仰形成"因果思维" 例如克制"口业"可避免职场危机 [6] - 案例:退还百万定金虽合法但不符合"无相布施"原则 后续商业声誉提升带来长期收益 [8][9] - "不作恶"的核心在于规避恶果 短期诱惑需通过敬畏心抵制 [11] 愿力与目标实现机制 - 发愿产生"愿力" 人类行为遵循"先有目标后有实现"的路径 [13][14] - 目标需具可执行性 如求佛赋予锻炼毅力而非直接减肥成功 [16] - 案例:顺丰创始人等佛教徒富豪通过愿力获取精神力量推动事业 [19] 实践哲学与失败观 - 成功依赖重复尝试与机缘 如杂技演员通过训练降低风险 [21] - "女子为母则刚"体现愿力转化为执行力的典型案例 [22] - 重大失败经历可能成为未来避坑的关键课程 [25] 商业伦理与长期主义 - 利他行为潜在带来商业回报 如定金退还案例提升行业口碑 [8][9] - 避免内耗的方法是将每件事视为修行 失败可能隐含保护性意义 [26][27] - 行业中存在20%虔信者与80%功利性从业者的分化现象 [30] 方法论借鉴 - "因果思维"适用于商业决策 避免伤害性行为以降低风险 [34] - "修行视角"将挫折转化为成长机会 形成正向循环 [34] - 目标设定需具体化 如锻炼毅力而非抽象愿望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