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电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TCL电子(01070):聚焦MINILED电视高端化全球品牌力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7-29 13:3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TCL电子(1070 HK),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区间12.26-13.34港元[2][133]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通过MiniLED电视高端化战略实现全球品牌力提升,预计三年后销量有望超越三星[1][5] - 分析师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5%,EPS分别为0.94/1.14/1.37港元[2][12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148/1285/1422亿港元,增速15.6%/11.9%/10.7%[2][126] - 归母净利润预测23.8/28.8/34.6亿港元,增速35.2%/21.1%/20.3%[2][126] - 相对估值对应2025年PE 13-14倍,绝对估值WACC模型显示合理价值12.79港元[129][133] 业务战略与市场表现 - 彩电业务2024年收入601亿港元(+23.6%),销量2899万台(+14.8%),ASP提升7.7%[5][71] - 实施"中高端+大屏化"战略,2025H1 65吋以上产品出货量增长29.7%[83][87] - MiniLED电视2025H1销量同比+176%,全球市占率10.8%[91][9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MiniLED电视出货量2024年620万台(+106.7%),预计2025年超越OLED[49][53] - 80吋以上电视2024年渗透率3.4%,预计2025年出货量+27.4%[57][59] - 中国品牌全球份额从2016年11.9%升至2025Q1的28.9%,韩企份额下滑[67][70] 创新业务与产业链优势 - 光伏业务2024年收入129亿港元(+104%),占创新业务48%[13][126] - 雷鸟AR眼镜2025Q1市占率50%,位居中国AI眼镜市场第一[120][123] - 全球化产能布局超3000万台/年,墨西哥和越南基地缓解关税风险[107][109]
黑电行业深度:黑电高端化还有多少空间
2025-06-30 01: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黑电行业、彩电行业 - 公司:三星、LG、海信、TCL、海信视像、TCL 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市场现状与趋势 - 国内黑电市场高端化成增长主线,2019 - 2024 年国内彩电销量复合增速 -9%,价格复合增速 11%,海外销量复合增速 -2%,价格复合增速 2%,2024 年下半年国补催化,2025 年 Q2 量价齐升[1][2] - 国内彩电市场大屏化加速,2024 年 70 英寸以上产品线上线下销量占比 37%和 53%,主流尺寸从 55 英寸跃升至 75 英寸,预计 2025 年 85 英寸成主流[1][3][4] - Mini LED 在国内爆发式增长,2024 年 9 - 12 月渗透率 31%,2025 年四五月份线上线下渗透率 31%和 33%,预计成中高端彩电标配[1][5] - 受国补影响,中系品牌主导国内市场,2024 年中期龙头彩电线上线下销量份额 86%和 75%,70 英寸以上大屏市场份额 88%和 74%,外资品牌份额萎缩[1][6] 海外市场现状与趋势 - 海外黑电市场竞争格局有变化,2025 年 Q1 三星与 LG 合计份额降至 40%左右,中系龙头海信与 TCL 合计份额提升至 39%[1][7] - 大屏趋势海外慢于国内,2017 - 2024 年全球平均尺寸从 42.7 英寸增长到 50.3 英寸,同尺寸产品海外价格高于国内[6] 竞争驱动力与发展策略 - 彩电竞争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主导、品牌加成、供给引领,国产品牌将掌握主动权[8] - 中系品牌可借鉴三星经验,通过产业链垂直布局、技术协同降本、代工转自主品牌、营销加持等掌握竞争主动权[9] - 中系彩电品牌通过供应链降本、产品技术升级、渠道结构提升实现海外出货量增长,加速海外中高端产品及渠道升级,通过体育营销打造高端形象[11] 技术升级与产品布局 - 彩电行业在显示技术等方面多次创新,高端产品线定位明确,覆盖 200 美元到 1 万美元价格区间,中高端产品采用 QLED 和 OLED 技术[10] - 中企厂商引领 Mini LED 升级,结合 OLED 和 LCD 优点,AI 赋能提升交互体验[14]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 2025 年 Mini OLED 电视超越 Mini LED 成高端升级主要路径,2025 - 2028 年销量达 3500 万台,年复合增速超 30%,国内渗透率到 2028 年达 52%,海外达 9%[3][16] 投资分析 - 当前海信视像和 TCL 电子估值处于低位,加强中高端布局有望进入收入和利润上行通道,投资具备性价比优势[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企厂商通过配置高端大屏产品、以有吸引力价格错位竞争抢占欧美市场,通过体育营销和深入零售渠道触达中高端消费群体[15] - 面板国产化有利于中系彩电整机厂优化供应链,面板价格周期性减弱,整机厂与上游形成一体化定价体系,高端品类溢价高[12][13] - 三星通过全球体育营销树立品牌高端形象,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位列全球 TOP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