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托管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有千万资金,你也未必能成为海底捞加盟商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05:21
加盟模式背景与现状 - 海底捞自2024年3月开放加盟后收到超2万份申请,但截至年底仅新开3家加盟店,另有10家由直营店转换而来,加盟进展缓慢[6][23] - 公司采用"强托管"加盟制度,加盟商需具备1000万元以上资金实力且不参与门店管理,但仅有资金仍可能被淘汰[3][5][12] - 行业趋势显示,喜茶、奈雪的茶等直营品牌近年纷纷转向加盟模式,蜜雪冰城等通过加盟快速扩张并上市[7][8] 加盟商筛选与要求 - 加盟商需先接手老店并开设新店,老店估值基于翻台率、营收等指标,高翻台率门店资产价值更高[10][11] - 三轮面试机制中,核心考核加盟商对海底捞文化的认同度,若提出"降本增效"等与理念冲突的建议会被淘汰[18][19] - 目标加盟商画像包括专业餐饮从业者、自有物业地产商、行业转型投资者及专业投资机构四类[11] 运营模式与收益 - 强托管制度下,加盟店所有运营流程与直营店完全一致,店长由海底捞选派且不向加盟商汇报[15][16] - 公司不承诺保本收益,但透露年收益率超5%,东吴证券测算回本周期约3年,回本后年化收入可达20%[17] - 加盟商无门店人事权,仅能通过加盟事业部反馈诉求,管理模式类似基金投资逻辑[36][37] 市场战略与挑战 - 三线及以下城市是重点拓展区域,70%加盟申请来自下沉市场,该区域收入占比已超40%[25][26] - 下沉市场面临本地品牌占据优质点位、租金体系不透明等挑战,需依赖加盟商本地资源破局[27][28] - 2024年公司翻台率回升至4.1次/天(近5年最高),但低于2019年4.8次/天,内部将4次设为拓店荣枯线[6][24] 历史教训与未来规划 - 2020年激进扩张导致2021年巨亏41.6亿元并关停300家门店,当前加盟策略强调谨慎以避免重蹈覆辙[24] - "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子品牌共74家门店,但收入占比仅1.1%,火锅主业仍需通过加盟寻找增量[25] - 公司明确加盟非规模导向,不会因2万份申请盲目扩张,重点在于匹配优质加盟商资源[30][35]
海底捞加盟快不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02:18
加盟模式策略 - 公司自2024年3月开放加盟渠道后收到超2万份申请,但截至年底仅新开3家加盟店+10家直营转加盟店,筛选机制严格且人力有限[2] - 加盟商需具备1000万元以上资金实力(实际门槛更高)、本地资源及文化认同,且不参与门店管理,采用强托管制度[9][10][11] - 独特要求加盟商必须先接手运营成熟的直营老店(含房租装修等成本+人员激励费用),1年内还需新开1家店,形成"老店+新店"捆绑模式[4][5][6][7] 运营管理机制 - 强托管体系下所有运营由公司掌控:统一供应链、人员管理、绩效考核,店长由公司选派,加盟商不得直接干预[11][12] - 加盟店与直营店唯一区别是投资主体不同,公司拒绝公开加盟店名单以确保消费者无感知差异[14] - 加盟商收益不承诺保本,东吴证券测算回本周期约3年,回本后年化收益率约20%[15] 市场扩张逻辑 - 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占比超40%,70%加盟申请来自该市场,公司视加盟为破解低线城市拓展难题的关键[23][26] - 翻台率4次/天为内部拓店红线,2024年翻台率回升至4.1次/天但仍低于2019年4.8次/天[21][22] - 对比同行:百胜中国2024年净增512家加盟店,瑞幸/蜜雪冰城分别新增6092/8914家,公司扩张速度显著滞后[21] 历史教训与转型 - 2020年激进拓店(日均新开1.49家)致2021年巨亏41.6亿元并关停300家店,计提减值损失超36.5亿元[21] - 2024年营收仅增3.1%(2023年为33.66%),通过"以价换量"策略使日均客流达110万人次(+4.5%)[21] - 子品牌"红石榴计划"已孵化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店,但收入占比仅1.1%[22] 加盟商画像与筛选 - 目标群体包括:专业餐饮转型者、自有物业地产商、跨行业投资者及专业投资机构[7] - 三轮面试重点考察文化认同,拒绝强调"降本增效"的申请者以维护服务理念[16][17] - 不设开店KPI,由区域自主申报需求避免市场饱和风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