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思维

搜索文档
中企云链刘江:以“契约精神”与平台化思维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新华网· 2025-06-03 09:4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强化普惠金融支持 [1] -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超过26万亿元 若盘活50%可向实体经济注入超10万亿流动性资金 [2] - 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按2024年融资金额计) 中企云链市场份额为12.9% [2] 公司业务模式与解决方案 - 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应收应付账款标准化 核心企业可在线确权 供应商凭电子凭证向银行申请融资 [2] - 采用"聚合平台"模式连接核心企业、供应商与银行 打破信息不对称并降低融资摩擦成本 [4] - 平台已注册7338家核心企业、61.3万链属企业及3857家金融机构 融资时效提升至T+0到账 [3] 平台运营数据与成效 - 年撮合融资规模超4000亿元 聚合工行、农行等国有大行及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银行 [4] - 2024年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100万元以下普惠融资服务36.3万笔 占融资总笔数80.8% [4] - 帮助中小企业平均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实现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 [3][4] 技术创新与战略发展 - 探索建筑业"云租云砼"、制造业云单等场景化解决方案 并计划通过港股上市拓展海外市场 [6] - 利用大数据、AI技术构建"比企业更懂银行 比银行更懂企业"的服务能力 [6] - 目标成为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通过长周期投入解决企业间应收应付的"社交刚需" [6] 行业挑战与生态建设 - 需解决中小企业账期困扰、信息不对称及融资渠道匮乏问题 避免应收账款长期沉淀及"三角债"困局 [2] - 呼吁规范确权工具并打击恶意延长账期、高收费等行为 以契约精神共建共赢生态 [4][5] - 个别龙头企业存在滥用应付账款管理工具异化为盈利工具的现象 可能导致产业链成本上升 [4]